[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在二层无粘结剂挠性覆铜箔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3388.X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任会学;耿国凌;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B32B1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271104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树脂 制备 方法 二层无 粘结 剂挠性覆 铜箔 中的 应用 | ||
1.一种聚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二脲溶于非质子的极性溶剂中,加入芳香二酐和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物倒入乙醇中,滤出聚合物,用乙醇充分洗涤后再用丙酮萃取,在40~60℃,真空干燥20~28小时,得到聚酰胺酸,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得聚酰胺酸溶液;
(2)向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及脱水剂,在20~100℃的温度下反应2~24小时,进行化学亚胺化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前聚体溶液,即为聚酰亚胺树脂。
2.一种利用聚酰亚胺树脂制备无胶型挠性覆铜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二脲溶于非质子的极性溶剂中,加入芳香二酐和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物倒入乙醇中,滤出聚合物,用乙醇充分洗涤后再用丙酮萃取,在40~60℃,真空干燥20~28小时,得到聚酰胺酸,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得聚酰胺酸溶液;
(2)向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催化剂及特定的脱水剂,在20~100℃的温度下反应2~24小时,进行化学亚胺化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前聚体溶液;
(3)选择厚度在8~80μm的、经粗化处理的单面电解铜及压延铜箔,将上述化学亚胺化后的聚酰亚胺前聚体溶液涂覆于铜箔的表面,加热使溶剂挥发,然后在高温烘箱中通入氮气,在200~250℃下进行热固化的热亚胺反应2~8小时,得到聚酰亚胺覆铜箔,即二层无胶型挠性覆铜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二脲选自咪唑型脲、吡咯型脲、N,N‘-二丙基氨基脲中的一种或任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非质子的极性溶剂选自二甲基丙基脲(DMPU)、二甲亚砜(DMSO)、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一种或任几种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芳香二酐选自:3,3‘,4,4‘-联苯四酸二酐(BPDA);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2,2’-二硝基-4,4‘,5,5’-联苯二酐;2,2’-二苯氧基-4,4‘,5,5’-联苯二酐;2,2‘,3,3’-二苯酮四酸二酐中的一种或任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催化剂选自4-甲基氨基吡咯(4-DMAP)、2-乙基-4-甲基咪唑(2E4MZ)或1-氨基乙基-2-甲基咪唑(AMZ)中的一种或任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二脲与芳香二酐的摩尔比为1:(1~3),催化剂用量为芳香二酐摩尔分数的5~1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催化剂选自吡啶、三乙胺或N-甲基哌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脱水剂选自乙酸酐或丙酸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聚酰胺酸、催化剂、脱水剂三者的用量比例关系为1:0.1~0.2:0.05~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金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38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