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唑尼特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3475.5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9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王建;董泽新;余贵菊;程雪娇;焦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升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58 | 分类号: | C07D277/5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陈昌娟 |
地址: | 24726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唑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硝唑尼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硝唑尼特是一种硝噻柳酸酰胺的衍生物,对于隐孢子虫、肠贾第鞭毛虫、肠寄生虫具有活性,应用领域广泛。关于硝唑尼特的制备,文献报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专利CN101007792A中公开了一种合成硝基噻唑苯酰胺化合物的方法,具体为:向丙酮中加入摩尔比为2:1的乙酰水杨酸和2-氨基-5-硝基噻唑,-2℃-3℃下搅拌。继而依次加入缩合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三乙胺,待反应完成后,将反应物用布氏漏斗过滤,滤液用乙酸乙酯和水萃取,乙酸乙脂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活性炭脱色。减压浓缩,浓缩液用异丙醇在-2℃-3℃搅拌析晶,得到粗产品,然后用二氯甲烷重结晶,得到较纯产品。反应方程式为: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用DCC作为缩合剂,反应中会产生较难处理的1,3-二环己基脲(DCU),DCU在用乙酸乙酯萃取后还会存在于有机相中,重结晶时还会存在于成品中,影响成品纯度。还用到大量的二氯甲烷重结晶,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2、专利CN101602744A中公开了一种合成硝唑尼特的方法,具体为:将2-氨基-5-硝基噻唑与无水丙酮混合均匀,向所得的混合液中加入由无水丙酮与邻乙酰水杨酰氯组成的溶液,边搅拌边缓慢滴加催化剂无水三乙胺,使反应物2-氨基-5-硝基噻唑和乙酰水杨酰氯在恒温25℃反应,无水三乙胺滴加完毕后,在25℃条件下继续搅拌,边搅拌边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静置,过滤,干燥,用乙醇重结晶,即得成品。反应方程式为: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单纯采用邻乙酰水杨酰氯会造成成本偏高,同时2-氨基-5-硝基噻唑在丙酮里溶解度不高,只用3-3.5倍质量比的丙酮不能完全溶解2-氨基-5-硝基噻唑,即使后期滴加了吸收氯化氢用的三乙胺,也会造成反应的不彻底。
3、专利US3950351公开了一种新的2-氨基-5-硝基苯杂噻唑的制备方法(New derivatives of2-benzamido-5-nitro thiazoles),其合成方法如下:在一摩尔当量的邻乙酰水杨酰氯中,滴加入用200ml四氢呋喃溶解的一摩尔当量的2-氨基-5-硝基噻唑,然后滴加入一摩尔当量的三乙胺。搅拌45min后倾入2L水中,过滤,干燥。再用水洗一遍,过滤,干燥,甲醇重结晶。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原料邻乙酰水杨酰氯、溶剂四氢呋喃价格偏贵,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后处理方法简单、易于大生产的硝唑尼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合成邻乙酰水杨酰氯:
在50℃~70℃的条件下,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与氯化亚砜进行酰氯化反应,生成邻乙酰水杨酰氯,其反应方程式为:
然后,将所制得的邻乙酰水杨酰氯配制成以1,4-二氧六环或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浓度为20wt%~50wt%的溶液。
(2)制备硝唑尼特:
将2-氨基-5-硝基噻唑和催化剂三乙胺加入反应釜中,再加入溶剂1,4-二氧六环或DMF,然后在-2℃~2℃滴加步骤(1)所得溶液。滴加完成后,在20℃~25℃下搅拌20min~60min,即制得硝唑尼特。其反应方程式为:
在上述反应中,邻乙酰水杨酰氯、2-氨基-5-硝基噻唑和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0.7~1:1~1.5;溶剂体积:2-氨基-5-硝基噻唑重量=5~10L:1KG。
(3)提纯:粗品用乙醇洗涤得到成品硝唑尼特。
优选的是,在步骤(1)中,乙酰水杨酸与氯化亚砜的摩尔比为1:1~1.3,更优选的是,二者的摩尔比为1:1.2。
优选的是,在步骤(2)中,在滴加完成后,在20℃~25℃下搅拌30min~40min。
本发明提供的硝唑尼特的制备方法,自行合成邻乙酰水杨酰氯,与现有技术相比,降低了生产成本20%以上,而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硝唑尼特制备过程包括以下两步:
(1)邻乙酰水杨酰氯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升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升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合成肟催化剂的改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区分裂方法、装置及基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