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球泡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3478.9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0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肖大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球泡灯 | ||
技术领域
该发明属于LED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优化散热性能的LED球泡灯。
背景技术
由于LED灯使用寿命长、省电节能的特点,LED灯作为照明光源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LED球泡灯。伴随着政府禁止进口和销售100W以上的白炽灯等相关的推动LED照明产业发展的制度来看,LED照明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产品。随着人们对LED球泡灯应用需求的增加和应用种类的多样化,额定功率也设计的越来越大。大量实验证明,LED球泡灯在工作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温度迅速上升,温度的升高将导致LED球泡灯的器件性能变化和光效的衰减,由此散热问题也成为影响LED球泡灯使用寿命的重大技术课题。
LED灯产生的热量是从其印刷电路板的封装底部导出到散热基板上,然后再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至灯体外,以避免LED过热,影响使用寿命。
通常,热量通过印刷电路板PCB扩散到散热器。处于散热的考虑,具有良好导热效应的铝基板印刷电路板(MCPCB)广泛应用于高功率发光二极管灯产品中。为了增加散热面积,LED灯的壳体普遍采用具有翅片结构的全金属或陶瓷结构,该结构虽表现出良好的导热性能,但灯体笨重,加工工序复杂、成本太高;采用全塑结构的壳体,因塑料导热性差的缺点使LED结温较高,由此也降低LED灯的光效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球泡灯,其通过使用优化后的塑壳结构,降低灯体重量,节省加工工序,并有效提高热传导效率。
设计者在设计LED球泡灯时,考虑到人体接触部位的安全,通常采用全塑结构的散热器。存在的问题就是散热效果较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者又设计出全铝或者全铝加翅片的散热器,散热器加绝缘座和灯头链接,但铝属于导电金属,一旦在该灯使用过程中产生漏电行为将严重威胁用户的人身安全。该设计方案依然延续传统LED球泡灯的全塑散热结构,内设导热良好的金属夹层,既降低了漏电风险,还保留了球泡灯使用金属散热器所具有的良好散热性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LED球泡灯,其基本由灯体、电源模块、散热基板、固定在散热基板上的印刷电路板、封装在印刷电路板的LED光源、泡壳组成。其中,灯体包括一散热腔体,外层由塑料构成;在紧贴散热腔体的内壁上附设与所述散热腔体大小相当的金属夹层。散热基板压铸在金属夹层上。
由于金属的导热性比塑料更好,本发明通过附设金属夹层将LED光源工作时散热的热量通过散热基板导入灯体内的腔体,然后再传导至金属夹层、塑料外层和灯头。金属夹层附设在塑料外体内部,也能满足电气绝缘的要求。
优选地,当球泡灯竖直放置并且灯头朝下时,金属夹层的垂直高度<灯体的垂直高度<印刷电路板的垂直高度。
优选地,金属夹层热压在灯体内壁上。
优选地,散热基板的中间部位为凸起的平台,印刷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平台上;散热基板的外周是环状凹槽结构,泡壳胶固在所述环状凹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发明的整体结构图示意图;
图2 为印刷电路板、散热基板、灯体部分结构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灯 体—100,散热基板—200,印刷电路板——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该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该发明组装完成后的整体结构图示意图。该LED球泡灯,基本由灯体100、电源模块、散热基板200、固定在散热基板200上的印刷电路板300、封装在印刷电路板300的LED光源、泡壳组成,其中,灯体100包括一散热腔体,外层由塑料构成;在紧贴散热腔体的内壁上附设与所述散热腔体大小相当的金属夹层;散热基板200压铸在金属夹层上。这样LED灯产生的热量从印刷电路板300的封装底部被导到散热基板200上,之后再将热量散发至金属夹层和散热腔体外,以避免LED过热,影响使用寿命。
由于金属的导热性比塑料更好,本发明通过附设金属夹层将LED光源工作时散热的热量通过散热基板200导入灯体100内的腔体,然后再传导至金属夹层、塑料外层和灯头。金属夹层附设在塑料外体内部,也能满足电气绝缘的要求。
进一步地,球泡灯竖直放置并且灯头朝下时,金属夹层的垂直高度<灯体100的垂直高度<印刷电路板300的垂直高度。由此LED光源的发光平面高于灯体100的外边沿平面,增大LED的出光角度,提高LED的发光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4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