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桥变截面空心高墩滑模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3977.8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江;陈春艳;张彦庆;杨传峰;孙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刘永生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桥变 截面 心高 墩滑模 施工 方法 | ||
1.路桥变截面空心高墩滑模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施工准备同时进行钢筋下料制作和制作拼装滑升模板系统,然后,绑扎底部钢筋,安装滑升模板系统,然后,在支承杆(2)加工制作完成后安装支承杆(2),然后,接长支撑杆(2)及竖向筋,绑扎水平向钢筋,浇注混凝土,模板系统正常滑升、调平,出模砼抹面,终凝砼养护,然后,滑升到顶,再重复进入接长支撑杆(2)及竖向筋以后工序,或者,顶部砼二次振捣,顶面和出模砼抹面,模板系统滑出砼,另外,或者,滑升到顶后直接进入模板系统滑出砼,然后,固定模板系统,切割支撑杆(2),模板系统吊出,构件养护并完成施工;其中,在模板系统吊出后,或者,进行模板系统拆卸、保养,再循环下一构件预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变截面空心高墩滑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滑升模板系统中包括安装在墩身(13)上部的滑模施工辅助装置,滑模施工辅助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支承杆(2)、千斤顶(3)、桁架(4)、连接螺栓(5)、套管(6)、模板(7)、抹面脚手架(8)、横梁(9)、伸缩调位装置(10)、工作盘(11)和套管(12),套管(6)上端插接支承杆(2),支承杆(2)上部穿接千斤顶(3),支承杆(2)通过横杆和连接螺栓(5)连接桁架(4),位于支承杆(2)两侧的桁架(4)安装工作平台(1),该工作平台(1)上表面低于套管(6)上端口,在套管(6)两侧的桁架(4)上相对安装模板(7),对应的同组两个模板(7)间距与墩身(13)构件壁厚B相同,同时,工作平台(1)下方悬挂安装抹面脚手架(8);同组模板(7)相对上口宽(B1)大于同组模板(7)相对下口宽(B2),同组模板(7)相对高度(H)小于工作平台(1)上表面和抹面脚手架(8)上表面间距,而且,模板(7)上沿高于工作平台(1)上表面,模板(7)下沿高于抹面脚手架(8)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桥变截面空心高墩滑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套管(6)两侧的桁架(4)上通过伸缩调位装置(10)相对安装模板(7)。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桥变截面空心高墩滑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空心墩身(13)壁中垂直安装的套管(12)上端插接的支承杆(2)沿空心墩身(13)壁环形围合,桁架(4)安装于该组支承杆(2)上,在桁架(4)顶部通过连接螺栓(5)水平安装横梁(9),在横梁(9)上安装工作盘(1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桥变截面空心高墩滑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墩身(13)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在上层混凝土浇注的同时底层混凝土已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出模混凝土能保持原有的形状,模板(7)可以滑升以便连续浇注作业,施工时利用一组穿心式液压千斤顶(3)沿支承杆(2)滑升,带动内外模板(7)沿已浇注的混凝土面缓慢提升,混凝土浇注、钢筋绑扎、管件预埋、表面压平抹光等工作不断交替、连续进行,以完成整个墩身(13)构件的浇筑和成型;穿心式千斤顶(3)由缸体及活塞两大部分组成,缸体与活塞上各装有一组卡块,当千斤顶(3)进油时,活塞上的卡块抱紧支承杆,千斤顶(3)带动内、外模板(7)上升,当千斤顶(3)回油时,缸体回复原位,完成一个滑升过程;通过往复循环,使千斤顶(3)带动模板(7)沿支承杆(2)不断上升,完成滑模的全过程。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桥变截面空心高墩滑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1)施工准备,滑模加工及组装;滑模施工辅助装置加工;按设计图纸在工厂加工滑升模板(7)、操作平台和液压系统,采用(12)号槽钢对口焊接后作滑模桁架(4)的运行轨道;模板(7)作为混凝土成型的模具,其包括刚度、表面平整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脱模混凝土的成型及表观质量;为了保证质量,面板采用δ5mm钢板制作,用50×5角钢作筋肋,模板(7)高度1.26m,为了便于脱模,模板(7)按一定锥度设计,上下口相差2mm;桁架(4)主要用来支撑和加固模板(7),使其形成一个整体,桁架(4)采用矩形梁,桁架(4)主筋采用80×8角钢,主肋采用63×6角钢,斜肋均采用50×5角钢;桁架(4)与模板(7)的连接采用50×5mm角钢焊接;工作平台(1)是滑模的主要受力构件之一,也是滑模施工的主要工作场地,各构件除满足强度要求处,还应有足够的刚度;位于顶部的工作盘(11)支撑在桁架(4)中提升架的支承杆(2)上,工作盘(11)通过提升架与模板(7)连接成一体,并对模板(7)起着横向支撑作用;工作盘(11)盘面采用δ50mm木板铺平,为防止坠物,盘面必须密实、平整并保持清洁;工作平台(1)位于工作盘(11)下方,工作平台(1)在桁架(4)上模板(7)安装位置的后侧,千斤顶(3)安装位置高出工作平台(1);为便于施工人员随时检查脱模后的混凝土质量,即时修补混凝土表面缺陷,以及即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养护,在工作盘下方2.5m处悬挂一抹面脚手架(8)作为辅助平台,抹面脚手架(8)采用50×5角钢组成,宽0.7m,用50mm厚木板铺密实,用Φ14钢筋悬挂于桁架(4)下;支撑杆(2)的下段插在墩身(13)混凝土内的套管(12)里,支撑杆(2)上段穿过液压千斤顶(3)的通心孔,承受整个滑模施工辅助装置荷载,在选用液压千斤顶(3)的同时,选用Φ48×3.5mm焊管作为支撑杆(2),经过计算,其承载力及验稳定性符合要求;连通并支持千斤顶(3)工作的液压系统由液压控制台、液压千斤顶(3)、油管及其他附件组成;组装前必须检查管路是否通畅,耐压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全部千斤顶(3)的行程一致,有无漏油等现象,若有异常,及时排除;等各零部件加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准备组装;
2)滑模组装场地应平整和水平,组装前应将场地打扫干净,在地上放出构件轮廓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及提升架的位置的大样;整个桁架(4)骨架加固好后安装组合钢模板(7),同组模板相对下口宽(B2)即墩身(13)构件的壁厚,同组模板相对上口宽(B1)应大于同组模板相对下口宽(B2),呈现上大下小的锥度,模板(7)面必须向内侧倾斜1%左右;长边模板(7)安装时按坡比收缩,但为了确保坡比,长边模板(7)两端采用4台5吨导链拉紧,并挂回绳滑轮;空心墩身(13)内侧模板(7)设计采悬挂面板施工,在内长边桁架(4)两端各加活动块;悬挂面板挂在该活动块上,活动块面板和悬挂面板紧贴滑动,滑升到一定高度时将活动块取出,滑升到顶活动块全部取出;在滑升墩身(13)时,提升龙门架设在桁架(4)两短边上,浇筑盖梁时设计在两长边上,但在地面组装模板(7)时两长边龙门架同时装上,横梁(9)可设为活动,不影响滑升墩身(13)时收缩;滑模滑升至隔板底部斜面时,距斜面30cm予埋钢板,并将斜面及隔板水平钢筋制成园弧角埋入墩身(13)体内,脱模后及时扒出并凿毛;墩身(13)砼面浇至上斜面超出30cm时滑空停滑,采用散模板(7)支撑斜面及隔板,绑扎钢筋浇筑砼;
3)钢筋绑扎;模板(7)定位检查完成后,即可进行钢筋的安装,前期钢筋绑扎从模板(7)底部一直绑扎至提升架横梁(9)下部,起滑后,采用边滑升边绑扎钢筋平行作业方式,钢筋绑扎超前混凝土30cm;在工作平台上设置拔杆,利用卷扬机提升进行钢筋的垂直运输;单根钢筋长度应方便施工过程绑扎,一般竖向钢筋不宜超过6m,水平钢筋不宜超过6m,水平钢筋两端有弯钩的,应分段接驳,以方便穿插;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按单个构件所需数量运至施工现场,分类摆放、标识;在底模上放出大样,绑扎底层钢筋,竖向钢筋绑扎高约6m,水平钢筋绑扎至与滑模模板上口齐平;
4)模板(7)安装前,应在表面均匀涂刷脱模剂;套装滑模模板系统时,将滑模整体吊升至绑扎好的钢筋笼上空,准确对位后缓缓放下,直至滑模模板坐在底模或底板搁置模板(7)上;调整滑模使之与底板或座模板连接平顺将两者临时连接加固;分体安装的模板(7)应在套装后联成整体;底板或座模板与滑模模板之间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漏浆;调整钢筋保护层,在模板(7)上口每隔1m左右挂一个钢筋保护层限位钢管,钢管外径等于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管随模板上滑,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满足要求;插入用于承插支承杆(2)的套管(12),每根套管(12)底部应垫一块足够强度和面积的混凝土垫块,保证支承杆底部保护层满足要求,同时承受和分散支承杆(2)的压力;在每根支承杆(2)上测放调平控制标高,并固定调平限位卡;
5)墩身(13)混凝土浇筑,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由升降料斗通过卷扬机提升至工作面入仓;滑模宜灌注低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60mm~80mm,混凝土浇注时应分层均匀对称浇筑,每一个浇灌层的混凝土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按计划均匀地变换浇灌方向,每层浇灌厚度为300mm;各层浇筑的间隔时间应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初疑时间控制在2h,滑模滑升时最下层出模混凝土应接近终凝,时间控制在4h~6h范围内;当最上层混凝土与正在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超过初凝时间,要对接茬处按施工缝处理,这样可有效控制混凝土上下层振捣结合;在滑升过程中,不得振捣砼,且砼出模强度必须控制在0.2MPa~0.4MPa,以防止因自重下坍变形;在施工现场控制时手按混凝土不粘手为宜;
6)、滑模滑升控制中,混凝土初次浇筑和滑模的初次滑升,严格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第一次用半骨料的混凝土或砂浆浇筑10cm厚,间隔一小时左右接着按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开始浇筑以下各层,厚度达到70cm时,开始滑升3~6cm,检查脱模混凝土凝固是否合适,第四层浇筑后滑升6cm,继续浇筑第五层又滑升12cm~15cm,第六层浇筑后滑升20cm,若无异常现象,便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对称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滑模的初次滑升要缓慢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对液压装置,模板(7)结构以及有关设施,在负载情况下,作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正常滑升;施工转入正常滑升时,应尽量保持连续作业,由专人观察脱模混凝土表面质量,以确定合适的滑升时间和滑升速度;正常日滑升3.0m;为保证混凝土顺利入仓,要求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好;滑模施工需连续进行,因结构需要或意外原因停滑时,应采取停滑措施,混凝土停止浇筑后,每隔15分钟,滑升1~2个行程,使混凝土与模板不再粘结;
7)、滑模的测量控制,采用全站仪监测、激光对中器和悬挂重垂线的方式进行检查控制;在短边外模上口各设一根重垂线;以检测整个模体的偏移及扭转;利用千斤顶(3)爬杆标注刻度进行水平控制,以确保整个模体垂直滑升;同时利用千斤顶(3)的高差,进行模体微调纠偏,旋转或偏移较大时采用施加外力与调整局部千斤顶(3)的高差进行纠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北新路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39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光整理聚酰亚胺膜及其相关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