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磷光体片及背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24226.8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勋;宋贤华;郑承焕;崔永峻;杨秉春;车韩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弋桂芬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磷光体 背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磷光体片和背光装置。该纳米磷光体片可以包括:基质层;分散在基质层内的多个芯壳磷光体;以及包围多个芯壳磷光体中的至少一个芯壳磷光体的涂层。一种背光装置也被公开,其包括:发出光的光源;接收光的导光板;以及设置来接收光并将光转变成白光的多个芯壳磷光体。芯壳磷光体可以被结合在导光板内,或者可以被设置在导光板上作为单独的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磷光体片和背光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被划分为发射型显示装置和非发射型显示装置,发射型显示装置靠自身发光来照出图像,非发射型显示装置使用来自单独光源的光来显示图像。非发射型显示装置的一个示例是液晶显示器。
当前,液晶显示器是最广泛使用的平板显示器中的一种,且包括:两块显示板,诸如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场发生电极形成在两块显示板上;液晶层,其介于两块显示板之间;以及背光装置,其向夹持液晶层的显示板提供光。液晶显示器通过向场发生电极施加电压以在液晶层上形成电场,藉此确定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方向,以及控制背光装置提供的光量,来显示图像。通常的背光装置包括发射光的光源、使光源发射的光分散以将光转变成平面光源的导光板、各种扩散膜等。
冷阴极荧光灯(CCFL)、外电极荧光灯(EEFL)和发光二极管(LED)是一些已经用于背光装置的光源。
通过将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发出的蓝光与吸收部分蓝光从而进行激发和发光的黄光混合,使用滤光片的液晶显示器可以产生白光。在此情形下,黄磷光体呈分散状态形成在涂覆于芯片上的密封层内以显示黄光。
然而,存在以下问题,即磷光体的退化因发光二极管(LED)中产生的热而发生。
此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促进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该现有技术在本国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是已知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被努力地完成,以提供防止退化的纳米磷光体片和背光装置。
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纳米磷光体片,该纳米磷光体片包括:基质层(base layer);分散在基质层内的芯壳磷光体(core-shell phosphor);以及包围芯壳磷光体的涂层。
如果有多个芯壳磷光体分散在基质层内,则每个涂层可以包围两个或更多个芯壳磷光体。
涂层可以包括二氧化硅、聚苯乙烯和氨基甲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纳米磷光体片还可以包括:在基质层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基板部件,其中基板部件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PET膜)和聚碳酸酯(PC)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聚物(CoPET)中的至少一种。
纳米磷光体片还可以包括:基板部件上的粗糙层,该粗糙层经历粗糙处理。
芯壳磷光体可以由CdSe/ZnS、InP/ZnS、ZnS:Mn/ZnS、PbSe/PbS、CdSe/CdS、CdTe/CdS和CdTe/ZnS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基质层可以由硅树脂和聚氨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装置,该背光装置包括:发出光的光源;接收光并引导光的导光板;以及设置在导光板上并将光转变成白光的纳米磷光体片,其中,纳米磷光体片包括基质层和分散在基质层内的多个芯壳磷光体。
背光装置可以包括:每个均包围所述多个芯壳磷光体中的至少一个芯壳磷光体的多个涂层。
每个涂层可以包围所述多个芯壳磷光体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芯壳磷光体的团。
涂层可以包括二氧化硅、聚苯乙烯和氨基甲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三星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42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单粒子闭锁预防技术
- 下一篇:用于透明故障转移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