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5151.5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邹鹑鸣;王宏伟;魏尊杰;朱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4/10 | 分类号: | F27B14/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重力 铸造 钛合金 复合 坩埚 | ||
1.一种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包括保温圈(1)、内衬(2)和至少一个背层(3),内衬(2)的外部设有至少一个背层(3),保温圈(1)设置在内衬(2)的上方,背层(3)由氧化钙、氧化锆或氧化钙和氧化锆的混合物构成,内衬(2)由氧化钇、氧化锆和氧化钙构成,所述坩埚内衬由内至外氧化钇的质量百分比由100%依次减少至20%,氧化锆和氧化钙的质量百分比由0%依次增加至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内衬(2)的厚度为2-15mm,氧化钙、氧化锆或氧化钙和氧化锆的混合物的粒度为5-10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圈为纯石墨、纯钨、纯铼、纯钽、纯钼或钨、铼、钽、钼任意组合的合金保温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内衬厚度为6mm时,由内至外厚度范围为0-3mm时氧化钇的质量百分比为100%;厚度范围为3-4.5mm时氧化钇的质量百分比90%-99%,氧化钙、氧化锆或氧化钙和氧化锆的质量百分比为1%-10%;厚度范围为4.5-6mm时氧化钇的质量百分比80%-89%,氧化钙、氧化锆或氧化钙和氧化锆的质量百分比为1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圈(1)为圆柱体,该圆柱体的中心设有倒置碗形凹槽(1-1),内衬(2)内由第一腔(2-1)和第二腔(2-2)连通构成,第二腔(2-2)的直径小于第一腔(2-1)的直径,保温圈(1)设置在与其相对应的第一腔(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还包括至少一层氧化锆纤维网增强层(4),每个背层(3)的外部设有至少一层氧化锆纤维网增强层(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保温圈光滑反射面的聚焦点保持在钛合金熔体内表面层3-8mm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保温圈(1)由均等的四个分体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保温圈(1)与内衬的第一腔(2-1)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真空反重力铸造钛及钛合金用复合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还包括多个定位柱(5),保温圈(1)的底端面上设有四个定位柱(5),第一腔(2-1)的底端面上开有与定位柱(5)相匹配的凹槽(6),保温圈(1)通过四个定位柱(5)与内衬的第一腔(2-1)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51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