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工业大气腐蚀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5326.2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邸全康;周玉丽;晁月林;王立峰;王勇;刘志忠;吴晓春;郭新文;刘健;周剑波;程四华;郑福印;李睿英;徐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24 | 分类号: | C22C38/24;C22C33/06;C21D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大气 腐蚀 钢筋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耐工业大气腐蚀钢筋,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14-0.19%、Si:0.4-0.6%、Mn:0.8-1.2%、P:0.05-0.08%、S<0.005%、V:0.03-0.07%、Cu:0.32-0.45%、Cr:0.4-0.6%,余量为Fe。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工业大气腐蚀钢筋的生产方法,采用转炉初炼+LF炉精炼+连铸+高温开轧+中低温精轧+分级冷却,在各工艺中控制如下技术参数:
转炉冶炼工艺:转炉中加入L08牌号铁水及重型废钢I类,铁水与废钢的重量比例为(95~80):(5~20),铜板随废钢一起加入;终点成分:C%:0.08-0.10%,S%≤0.015%,Cu%:0.32-0.45%;采用Si-Mn配Mn,不足Si用Si-Fe补齐,P-Fe配P,Cr-Fe配Cr;出钢过程加入萤石和小粒白灰5-8kg/t,出钢时间4-6分钟;挡渣出钢,渣层厚度≤80mm;转炉出钢时,按顺序合金化加入铁合金:硅锰:8.5kg/t、硅铁:17kg/t;硅铝钡复合脱氧剂:1.0kg/t;
LF精炼工艺:精炼期间按顺序加入:铝铁:0.80kg/t、铝粒:0.25Kg/t、硅钙线:1m/t;精炼时间: 35-50min;全程30-50L/min吹氩搅拌,保证吹开钢水裸露直径<100mm;精炼渣料、铁合金块料、脱氧剂分期分批由LF精炼炉加料口顺序加入;根据到站硫含量,渣量按1.0-1.2t控制,渣面加入铝粒、硅铁粉和电石脱氧,在供电10min内形成白渣且渣(FeO+MnO)<1.0%、碱度CaO/SiO2:3.5-4.5;温度、成份调整完成后每炉喂260m Ca-Si线,喂线结束后软吹氩时间7-9min;
连铸工艺:液相线温度1511℃,中包温度范围1536-1541℃;使用含B2O3耐侯钢专用保护渣,采用全保护浇注;严防大包下渣;为了避开单相Cu的Cu脆区,矫直温度950-980℃;拉速2.2-2.3m/min;中间包液位600-700mm,结晶器液面稳定;铸坯堆冷时间8-12小时;
加热炉加热制度:为了减少单相Cu在晶界富集,预热段和加热段的升温速率10-15℃/min,加热时间110-120min;均热段温度为1250~1300℃,保温时间25-30min;
轧制工艺:开轧温度:1080℃~1100℃;同根钢坯温差不超过30℃;钢坯开轧前高压水除磷,除磷水压>18MPa;中轧机组最后轧机出口温度1020-1050℃;单相Cu强扩散温度区间为980-990℃,在该温度区间进行强水冷,所以在中轧和精轧机间穿水冷却,精轧入口温度850~880℃;终轧后进行两次分级水冷至730~750℃上冷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53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理高速缓存离台扫描时间
- 下一篇:用于检测转矩的传感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