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ED驱动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5482.9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5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杰;杨俊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驱动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驱动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驱动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对比文件交流一种LED驱动电源电路(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233898.3),本发明的一种LED驱动电源电路,包括依次相互连接的浪涌保护电路、输入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以及整流输出电路。所述LED驱动电源电路还包括与功率变换电路连接的PWM控制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以及PWM控制电路连接的反馈电路,与输入整流滤波电路以及PWM控制电路的PFC电路,所述LED驱动电源电路还包括输入过压/欠压保护电路以及输出保护电路。
上述电路器件多,电路较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LED驱动保护电路。能够达到有效的防止浪涌电压烧毁后级开关管,其本身吸收浪涌元器件也得到了很好保护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驱动保护电路,包括电压转换器U1,三极管Q1,二极管D1、D2、D3、D4,继电器K1,整流桥BD,热敏电阻RT,电阻R1;U1第1脚分别与BD第2脚、RT一端以及K1的第1脚连接;U1第2脚分别与BD第4脚、D3负极、Q1发射极以及电源地连接;U1第3脚分别与R1一端、D4负极以及K1第2脚连接;Q1基极分别与R1另一端以及D1正极连接;Q1集电极分别与D4正极以及K1第4脚连接;D1负极与D2正极连接;D2负极与D3正极连接;K1第3脚分别与RT另一端以及光源驱动电路连接;BD第1脚与交流输入一端连接;BD第3脚与交流输入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容C1、C2;C1正极分别与U1第1脚、BD第2脚、RT一端以及K1的第1脚连接;C1负极分别与U1第2脚、BD第4脚、D3负极、C2负极、Q1发射极以及电源地连接;C2正极分别与R1一端、D1正极以及Q1基极连接。
进一步的,在交流电接通瞬间,浪涌电压很大,容易烧毁后级驱动的开关管,热敏电阻RT1在开启瞬间吸收掉尖峰电压,形成保护。
进一步的,交流电通过整流桥整流C1滤波后为高压直流电,通过电压转换器U1转换为继电器12V工作电压,从U1的第3脚输出,通过R1为电容充电,充电开始时C2可视为短路状态,此时Q1基极为低电平,随着C2两端电压升高,Q1基极电压变为高电平,Q1导通,继电器吸合,RT被短路停止工作,防止RT过热烧毁,此时Q1基极电压被D1、D2、D3正向导通在2V左右,一直促使Q1导通,RT1被K1短路得到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U1型号为SPA-220S15W,Q1型号为s8050,D1型号为IN4001,D2型号为IN4001,D3型号为IN4001,D4型号为US1D。
进一步的,所述BD型号为MT3516,K1型号为GB-1C-12L。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达到有效的防止浪涌电压烧毁后级开关管,其本身吸收浪涌元器件也得到了很好保护的目的,并且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LED驱动保护电路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一种LED驱动保护电路,包括电压转换器U1,三极管Q1,二极管D1、D2、D3、D4,继电器K1,整流桥BD,热敏电阻RT,电阻R1;U1第1脚分别与BD第2脚、RT一端以及K1的第1脚连接;U1第2脚分别与BD第4脚、D3负极、Q1发射极以及电源地连接;U1第3脚分别与R1一端、D4负极以及K1第2脚连接;Q1基极分别与R1另一端以及D1正极连接;Q1集电极分别与D4正极以及K1第4脚连接;D1负极与D2正极连接;D2负极与D3正极连接;K1第3脚分别与RT另一端以及光源驱动电路连接;BD第1脚与交流输入一端连接;BD第3脚与交流输入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54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