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状态迁移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5979.0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51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翼翼;舒晶;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24 | 分类号: | H04W36/24;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10003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状态 迁移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状态迁移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系统中,终端(UE,User Equipment)的两个基本操作模式是空闲模式和连接模式,其中,UMTS为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的缩写,意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终端的连接模式可进一步分为4种不同的业务状态,即:CELL_DCH状态、CELL_FACH状态、CELL_PCH状态和URA_PCH状态。图1为现有终端对应的各操作模式和各业务状态的示意图。对应于不同的业务状态,终端将使用不同种类的物理信道。
其中,在CELL_DCH状态下,终端将通过专用信道(DCH,Dedicated Channel)进行通信;在CELL_FACH状态下,终端不占用专用信道,而是使用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和前向接入信道(FACH,Forward Access Channel)来传输信令消息和少量的用户面数据;在CELL_PCH状态和URA_PCH状态下,无线接入网通过寻呼信道(PCH,Paging Channel)与终端进行联系。
对于分组域非实时类业务,由于业务量的变化和小区过载等原因,都会需要终端从CELL_DCH状态迁移到CELL_FACH状态或CELL_PCH状态,从而可有效地节省DCH资源,进而使得不同的信道资源能够被合理利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效果较好的状态迁移方式,从而导致信道资源不能被合理利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状态迁移方法和装置,能够使信道资源被合理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终端状态迁移方法,
针对任一终端,每经过一个时间周期T,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则进行以下处理:
根据所述终端在最近N个时间周期T内的上行流量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上行数据包到达率λ1,根据所述终端在最近N个时间周期T内的下行流量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包到达率λ2;
分别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缓存业务量Q1以及下行缓存业务量Q2;
确定根据所述λ1和所述Q1,以及所述λ2和所述Q2是否分别能够确定出所述终端在下一时间周期T内的平均速率R为0,如果是,则将所述终端从CELL_DCH状态迁移到CELL_PCH状态;
否则,确定根据所述λ1和所述Q1,以及所述λ2和所述Q2是否分别能够确定出所述终端在下一时间周期T内的平均速率R满足R∈(0,ThresholdFACH],其中,ThresholdFACH为CELL_FACH状态的准入速率门限,如果是,则将所述终端从CELL_DCH状态迁移到CELL_FACH状态。
一种RNC,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针对任一终端,每经过一个时间周期T,则通知第二处理模块执行自身功能;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在最近N个时间周期T内的上行流量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上行数据包到达率λ1,根据所述终端在最近N个时间周期T内的下行流量确定出所述终端的下行数据包到达率λ2;
分别获取所述终端的上行缓存业务量Q1以及下行缓存业务量Q2;
确定根据所述λ1和所述Q1,以及所述λ2和所述Q2是否分别能够确定出所述终端在下一时间周期T内的平均速率R为0,如果是,则将所述终端从CELL_DCH状态迁移到CELL_PCH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5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