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孔探针角度特性曲线数据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6247.3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7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林;周义刚;黄靖宁;刘卫平;薛泽海;边疆;孙国通;王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角度 特性 曲线 数据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五孔探针角度特性曲线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五孔探针,如图1-3所示,是测量复杂三维流场标量和矢量特性的常用手段。因其精度高,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目前五孔探针有两种使用方法:转动法和不转动法。转动法校准较为简单,但是使用过程中工作量大,对测量环境要求较高,需要配套准确的角度旋转设备。不转动法校准工作量大,试验校准曲线的拟合也比较麻烦,但是测量时间较短,所以大型试验多采用不转动法。
每一个五孔探针交付使用时,都会配有三条特性校准曲线,分别为:角度特性曲线、动压头特性曲线、总压特性曲线。三条特性校准曲线为五孔探针的特征曲线,是五孔探针使用的前提条件。由于加工工艺及加工误差等影响,每个五孔探针的特性校准曲线都有所不同。
五孔探针采用不转动法使用过程中,仅可以得到五个孔对应的压力值(P1、P2、P3、P4、P5),结合三条特征曲线,通过人工查图的方式可以得到空间测点风速的仰俯角Alf、侧滑角Beta、总压、动压,由此可以确定速度矢量。
以下介绍角度特性曲线的查图方法:
五个压力值通过计算得到仰俯角系数Kalf和侧滑角系数Kbeta。
如图4所示,由Kalf(Q*)和Kbeta(Q*)在角度特性曲线上找到测点对应的角度特性点Q*,而Q*周围四个点(Q1Q2Q3Q4)的对应参数(仰俯角Alf、侧滑角Beta)可以人工肉眼观察得到,通过Q1Q2Q3Q4四个点的仰俯角Alf、侧滑角Beta,及Q*与四个点的位置关系,可以通过估读得到Q*的仰俯角Alf(Q*)、侧滑角Beta(Q*)。即空间流速的角度方向可以确定。
五孔探针后期数据处理的推算、查图、估读等工作的时间较长,造成工作量大,成本高的不足。为此提出设计五孔探针角度特性曲线数据处理方法的思路,将五孔探针角度特性曲线数字化,设计查询算法和插值算法实现五孔探针角度特性曲线查询自动化,大大节约人工处理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五孔探针角度特性曲线数据处理方法,将五孔探针角度特性曲线数字化,设计特性曲线查询算法和插值算法实现五孔探针角度特性曲线查询自动化,提高了数据结果精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五孔探针角度特性曲线数据处理方法,方法步骤如下:
⑴将经过标定的五孔探针的校准角度特性曲线数字化,以数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
⑵使用五孔探针,对空间测点Q*进行测量后,采集五孔探针五个孔的测量压力值P1、P2、P3、P4及P5,计算得到所在测点Q*的仰俯角系数Kalf(Q*)和侧滑角系数Kbeta(Q*);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6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面装饰成品保护装置
- 下一篇:四旋翼飞行器旋翼特性综合测试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