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金属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6539.7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金属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孔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多孔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如可作为医用植入材料具有治疗骨组织创伤和股骨组织坏死、作为牙种植体等重要而特殊的用途,现常见的这类材料有多孔金属不锈钢、多孔金属钛等;因多孔金属材料具有一定孔隙率、其相容性好,同时力学性能也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针对不同的用途,需要加工成不同的结构及形状,而作为多孔金属材料在加工成型过程中易出现堵孔,同时由于是多孔材料受力不一致、易出现断裂等现象,从而使得机加工成品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率高的多孔金属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孔金属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孔金属浸渍于液体或气体材料中,再凝固处理,然后在凝固状态进行加工成形,最后将加工成形后的材料中的所述凝固的液体或气体材料去除。
上述液体材料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进行固液转化或者固气转化的材料,如塑料、石蜡、乙醇、有机玻璃、2-莰酮、碘、干冰等。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多孔金属的加工方法简单,有效避免了多孔金属材料常规加工易出现的堵孔问题,同时加工成品率高、可达9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发明内容对本发明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取甲基丙烯酸甲酯液体53ml、过氧化二苯甲酰0.05g,偶氮二异丁腈0.01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ml混合使其全部溶解,如果不溶性杂质需要过滤。放在92℃的水浴锅中加热预聚22分钟聚合得到熟单体。迅速降温,中止反应,把烧杯放在5℃的冰箱里保持粘稠状液体熟单体备用。将本发明所述的多孔材料侵入熟单体中,密封。前后聚合好后,把模具放在20℃条件下硬化。按所需要求切割多孔材料后,将多孔材料浸泡在装有氯仿的容器中,15分钟后取出,即可。
实施例2 取甲醛溶液50ml、尿素19g放入体积为100ml的烧杯中,瓶口封好,放在30℃的水浴锅里面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要不断地摇动烧杯,当液体温度达到30℃时,加入20%Na0H 0.1ml,继续升温,当液体温度达到90℃时,加入冰乙酸0.4m1,停止加热,几分钟后,继续加热,蘸一滴反应液加入到常温水中,有起雾现象就停止加热,并加入0.4m125%Na0H溶液停止反应,冷却后装瓶封口并放入到5℃的冰箱备用。排出虫体气泡:将本发明所述的多孔材料侵入熟单体中,密封。前后聚合好后,把模具放在20℃条件下硬化。按所需要求切割多孔材料后,将多孔材料浸泡在装有水的容器中,15分钟后取出,即可。
实施例3 称取氯化钠固体制成过饱和溶液,将本发明所述材料侵入氯化钠的过饱和溶液中,待结晶完全后取出,加工多孔材料,加工完毕,将已经加工的材料浸入水中,将氯化钠溶出,得产品。
实施例4 将石蜡加热熔化,再将本发明所述的多孔材料浸入熔化的石蜡中,冷却。待石蜡凝固成固体了,取出,对多孔材料加工,完毕,加热,将孔中的石蜡熔出即可。
实施例5
真空条件下210~310℃使2-莰酮气化,将多孔材料放置于气化的2-莰酮中,降低温度至10~30℃加工此多孔材料,完毕后升温至210~310℃,通入空气排出2-莰酮,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6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