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虫药阿苯达唑的制备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7216.X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成;朱建民;苏文杰;吴建才;琚泽沁;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亚邦齐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连云港市亚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5/32 | 分类号: | C07D235/32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朱坤保 |
地址: | 213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虫 药阿苯达唑 制备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或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阿苯达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苯达唑(Albendazole)又名丙硫咪唑,化学名5-丙硫基-1H-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为一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肠虫药,由美国Smith Kline公司1977年首次上市,目前该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各种蠕虫感染性疾病,对人体及动物寄生的线虫、吸虫、绦虫均有强大的驱杀作用,对人体囊虫病、肠道线虫病有效率高达100%,并可显著抑制虫卵发育,在体内无积蓄作用。
自7O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有关阿苯达唑的合成路线已有不少报道,其现有的合成路线主要可归纳为如下三条:
1)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的路线
1979年,Thomas J Walter等(US4152522)报道,用邻硝基苯胺与硫氰酸盐在低级醇中加溴或氯生成2-硝基-4-硫氰基苯胺,然后将其与溴代正丙烷和正丙醇在氰化钠水溶液中,以甲基三丁基氯化铵或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生成2-硝基-4-丙硫基苯胺,硝基经硫化钠还原制成4-丙硫基邻苯二胺,最后用氰氨基甲酸甲酯环合得到阿苯达唑。这一路线步骤较多,所用的主要原料溴、溴代正丙烷、氰化钠有较大毒性,使用硫化钠进行还原,会产生大量含硫废水,污染环境,且中间体2-硝基-4-丙硫基苯胺熔点低,为红油状液体,难分离纯化,导致制备的阿苯达唑质量不高。
2)以农药多菌灵为原料的路线
日本专利JP74-117460报道用多菌灵与氯气和硫氰酸钾反应生成5-硫氰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再经常规水解,硫醚化得阿苯达唑,但收率低,且硫氰化一步中乙酸用量过大,尚需改进。
另有类似方法,专利EP31473、EP191940、US4675413和CN1147507A报道由多菌灵经氯磺化得4-氯磺酰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还原得4-巯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或其硫酚盐,再经硫醚化得阿苯达唑。这一方法同样收率偏低,而且反应条件比前者苛刻,迄今尚无工业价值。
3)以邻苯二胺为原料的路线
张长利(中国医药工业杂志,l988,9:379)报道用邻苯二胺在硫氰酸盐和溴作用下制得4-硫氰基邻苯二胺,然后经还原和环合生成阿苯达唑。由于邻苯二胺易被氧化,第1步反应不易进行。此路线的总收率仅为45.8%。
目前,阿苯达唑的工业化生产路线是在第1种合成路线上做了部分改进:1)制备2-硝基-4-丙硫基苯胺过程中,使用氢氧化钠或硫化钠代替剧毒品氰化钠;2)由于中间体2-硝基-4-丙硫基苯胺难分离,中间体4-丙硫基邻苯二胺易被氧化,工业生产都采用“一锅法”制备阿苯达唑产品。由于中间不分离,导致合成得到的阿苯达唑粗品纯度低,色泽深,虽经过多次精制后产品纯度可达到98%以上,但产品色泽仍为偏黄色或偏红色的类白色,单个杂质含量高,质量很难达到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等先进标准。为此,真正能够应用到工业生产中的收率高、操作简洁安全、绿色环保的制备高纯度阿苯达唑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路线的种种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廉价易得、收率高、操作简洁安全、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的制备高纯度阿苯达唑的新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阿苯达唑的制备新方法,它是以间二氯苯为起始原料,经过下述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
通过上述反应式制备步骤如下:
(1)硝化反应:以间二氯苯为原料,在浓硫酸和硝酸中,经过硝化反应、分去废酸层、碱中和水洗有机层得到2,4-二氯硝基苯;
(2)胺化反应:在有机溶剂或水中,2,4-二氯硝基苯与胺化试剂胺化反应得到2-硝基-5-氯苯胺;
(3)缩合反应:在有机溶剂或水中,2-硝基-5-氯苯胺在碱催化下,与丙硫醇缩合反应得到2-硝基-5-丙硫基苯胺;
(4)还原反应:在有机溶剂中,2-硝基-5-丙硫基苯胺在催化剂存在下经还原反应得到4-丙硫基邻苯二胺;
(5)环合反应:在有机溶剂中,4-丙硫基邻苯二胺与环合试剂发生环合反应得到阿苯达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亚邦齐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连云港市亚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亚邦齐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连云港市亚晖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72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晒被装置
- 下一篇:镁合金微弧氧化电解液及微弧氧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