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台和网络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7269.1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房明;赵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网络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台和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通信系统中,临时块流(Temporary Block Flow,简称TBF)是移动台(Mobile Station,简称MS)与网络侧建立的临时连接,只在数据转发的过程中才存在。TBF支持在分组物理信道上的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简称LLC)分组数据单元的单向转发。电路域中的一个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TDMA)帧分为8个时隙,网络侧分配给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各个TDMA帧的相同时隙称为分组数据信道(Packet Data Channel,简称PDCH)。网络侧为MS分配的TBF相当于为MS分配当前可使用的一个或多个PDCH,具体的,网络侧进行无线资源的分配以PDCH为单位,当MS具有多时隙能力时,网络侧可分配一个或多个上行PDCH给该MS,并通过上行状态标识(Uplink State Flag,简称USF)来指示MS当前可使用的一个或多个PDCH。每个PDCH对应不同的MS有不同USF值,网络侧通过控制USF确定上行PDCH归哪个MS使用。网络侧还可通过控制USF,使多个MS复用同一PDCH,以实现上行资源的动态分配。
数据传输在物理层的最小调度单位是无线块(Block),高层数据封装到无线块并通过PDCH传输。减少传输时间间隔(Reduced Transmission Timing Interval,简称RTTI)技术的引入旨在缩短TBF的无线块传输时延。在RTTI技术引入之前,TBF的无线块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ing Interval,简称TTI)为20ms,时长为20ms的TTI称为基本传输时间间隔(Basic TTI,简称BTTI),该TBF相应称为BTTI TBF;传输时延为BTTI(20ms)的无线块称为BTTI无线块。RTTI技术引入之后,TBF的无线块的TTI压缩为10ms,时长为10ms的TTI称为RTTI,该TBF相应称为RTTI TBF;传输时延为RTII(10ms)的无线块称为RTTI无线块。
现有技术对于上行RTTI TBF的资源调度兼容两种模式:BTTI USF模式和RTTI USF模式;BTTI USF模式是以BTTI(20ms)为调度周期进行上行资源调度,可调度RTTI无线块也可调度BTTI无线块;RTTI USF模式是以RTTI(10ms)为调度周期进行上行资源调度,只能调度RTTI无线块。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过程中发现,现有RTTI技术中一个TBF存在一种TTI,即RTTI或BTTI。一个上行TBF在任何时刻存在一种USF模式的上行资源调度方式,即自始至终要么调度RTTI无线块要么调度BTTI无线块。RTTI技术中MS允许使用的用于收发数据的时隙数量之和总是偶数。如果MS支持用于收发数据的时隙数量之和为奇数,现有RTTI技术则无法利用MS最大的收发能力,导致部分收发功能浪费。例如,某一MS支持用于收发的时隙数的和为5个时隙,如果使用RTTI配置,网络为MS指派上下行分别使用两个时隙,这样收发时隙个数的和是4,没有达到最大限制5,这样就浪费了MS上行的发送能力,实际上是限制了上行带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台和网络侧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台,包括:指派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上行单临时块流TBF资源指派信息,所述上行单TBF资源指派信息包括网络侧为移动台分配的上行时隙的信息、以及与所述上行时隙对应的上行状态标识USF;所述上行时隙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上行减少传输时间间隔RTTI时隙对的信息和至少一个上行基本传输时间间隔BTTI时隙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上行时隙对应的下行时隙上监视到所述USF时,在监视到的所述USF相应的上行时隙、或序号等于或大于所述相应的上行时隙的部分或全部上行时隙发送上行BTTI无线块和/或RTTI无线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7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