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示波器进行星地校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7507.9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7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景争艳;刘奇;张静;权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G04R20/04 | 分类号: | G04R20/04;G04R2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高燕燕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示波器 进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示波器进行星地校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卫星工程从研制探空火箭起步,然后集中力量发展人造卫星,重点研制各类应用卫星;在“九五”计划期间,我国研制和工程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提高,共研制和发射了11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和第一艘神舟号实验飞船;此后,我国又发射了嫦娥系列卫星,令我国的航天事业前进了一大步;
但实际中,星上数管时钟与地面时钟无法保持同步,因此需要对卫星进行校时;校时方法一般采用集中校时,集中校时是指在特定时刻对星上时进行调整,使之与当前时刻的地面时一致。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测得星上时T星与地面时T地之间的差值ΔT星地时差=T地-T星,之后通过上行数据注入将星时调整ΔT星地时差,使得调整后的星时为T'星=T星+ΔT星地时差=T地,完成校时过程;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导致ΔT星地时差的数据不准确,进而达不到准确校时的目的;下面结合图1对系统误差进行具体分析:
星上的数管计算机在生成下行遥测帧同步头EB90(H)第1比特前沿时,取得星上时间t星,将该时间编码到当前的遥测帧中(即星上打时标),并通过测控下行链路发送至地面;地面测控基带设备在解调出遥测帧同步头后,在同步头第1比特前沿记录当前的地面时间t地(即地面打时标),并将该时间随解调出的遥测数据一起发往地面总控。总控解析出每帧遥测数据中的t星和t地,计算Δt=t地-t星,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星地时差ΔT星地时差,最后通过测控上行上注星上。
测量值Δt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星地时差ΔT星地时差、星上设备时延ΔT星、地面设备时延ΔT地、测控下行链路传输时延ΔT传输,即
Δt=ΔT星地时差+ΔT星+ΔT地+ΔT传输
ΔT星由星上数管组帧、信道编码、PSK调制等过程引起。ΔT地由地面接收设备中的基带设备PSK解调和信道解码等过程引起。ΔT传输在总装电测阶段由连接卫星和地面的测控下行长电缆引起,可以通过电缆长度进行计算,也可以利用地面设备进行准确测量,卫星上天以后可以通过距离与光速计算得出。以上因素均为测量星地时差时的系统误差,总控将原始测量结果Δt扣除上述系统误差后,便可得到准确的星地时差。
在上述系统误差中,ΔT传输可以通过理论计算或直接测量。ΔT星和ΔT地单独测量有困难,一般在数管和综合测试联试时测量,得到二者之和ΔT星地时延=ΔT星+ΔT地,统称为星地时延。可以看出,星地时延是卫星集中校时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了集中校时的准确性;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示波器进行星地校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示波器进行星地校时的方法,利用示波器进行地面实验得到星地时延ΔT星地时延,再计算出精确的星地时差,根据测量得到的星地时差进行卫星校时,使星上数管时钟与地面时钟保持同步。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步骤一:星上的数管计算机在生成下行遥测帧同步头EB90(H)第1比特前沿时,取得当时的星上时间t星,将该时间编码到当前的遥测帧中;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含有时间编码的遥测帧进行脉冲编码,调制成PCM码流,进一步将所述PCM码流经副载波调制转换成PSK信号;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PSK信号通过视频有线遥测通道发送给测控基带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75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