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色矿物-二氧化钛复合粉体颜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8329.1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8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丁浩;周红;侯喜锋;于守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09C1/36 | 分类号: | C09C1/36;C09C3/06;C09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李占平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色 矿物 氧化 复合 颜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粉体材料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到一种白色矿物-二氧化钛复合粉体颜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相关的颜料级二氧化钛,即钛白粉是由粒度0.2-0.3μm的晶相二氧化钛组成。自20世纪初诞生至今100多年来,颜料级二氧化钛在涂料、塑料、造纸和油墨等众多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性能最佳、应用范围最广和用量占绝对优势的白色颜料。全世界颜料级二氧化钛2009年的年产量达到550万吨,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2011年的年产量达181.19万吨。目前二氧化钛颜料的份额已占白色颜料的9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众多领域的重要精细化工原料之一。
然而,二氧化钛颜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资源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和成本价格高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全球钛资源的日益紧缺、贫化和社会公众对二氧化钛生产过程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厉抨击,颜料级二氧化钛生产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不得不加大成本投入以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而这些措施又成为不断推动产品成本与价格上涨的主因。颜料级二氧化钛价格上涨又导致其应用领域的产品成本增加、企业负担加重,行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在所有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中,以矿物无机粉体与二氧化钛复合途径制备的白色颜料与颜料级二氧化钛性能相似,且成本低廉,并通过实际应用降低二氧化钛用量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其中,以矿物颗粒表面包覆二氧化钛为特征的复合颗粒因替代二氧化钛比例大、颜料性能与二氧化钛颜料相当而成为最具前景的方法,相关工作多年来一直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以矿物无机粉体与二氧化钛复合途径制备具有白色颜料性能的复合粉体的方法主要有二:化学沉淀包覆和机械力化学粒-粒包覆复合方法,其设计目标均以无机粉体颗粒为包核、二氧化钛为包膜形成复合颗粒,利用二氧化钛在复合颗粒表面的光学特性和无机粉体材料的协同效应使复合颗粒及复合粉体形成类似颜料级二氧化钛的性能。
化学沉淀包覆复合方法的原理是:在存在矿物无机粉体的钛盐,如TiOS04、TiCl4的水解体系里,引发钛盐水解,生成水合二氧化钛覆盖在无机粉体颗粒表面,再经盐处理和焙烧使复合物表面的水合二氧化钛生成结晶型二氧化钛包膜物,从而制得以无机粉体颗粒表面包覆结晶型二氧化钛为特征的复合颗粒粉体。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无机粉体颗粒表面形成较致密的二氧化钛包覆层,二氧化钛在无机粉体颗粒表面结合牢固。但也存在若干缺点和制约问题:1)包核物表层的水合二氧化钛难以转变成纯金红石晶相;2)钛盐水解为酸性体系,碱性非金属矿物不能作为包核物使用;3)制备过程产生大量酸性废水等对环境形成污染。
机械力化学粒-粒包覆复合方法的原理是:借助固体物质在机械研磨细化中产生的机械力化学效应,引发作为包膜物的细颗粒物质,即二氧化钛,与作为包核物的粗颗粒物质之间的界面反应,由此形成二氧化钛在粗颗粒表面上的包覆,具体包括干法复合和湿法复合工艺。其中,干法工艺简单,但颗粒间团聚现象严重,分散性差,二氧化钛包覆散乱、无序、不均匀,粒子间反应弱,包覆不完整,由复合颗粒制备的复合粉体材料的颜料性能差且不稳定;湿法工艺包核颗粒与二氧化钛颗粒间的作用力强,所以,复合粉体颜料性能稳定,接近于钛白的颜料性能,且生产过程无环境污染。不过,湿法机械力化学粒-粒包覆复合方法在制备工艺、产品性能设计方面还存在不足与制约问题:1)制备过程耗能较大。其原因有二:矿物实施强力研磨达到微小尺度需要能量较多;为使颗粒在水介质体系中克服彼此排斥作用,达到能够发生化学结合的距离,需要施加较大能量。2)矿物与二氧化钛颗粒彼此间形成化学结合的质点分布不均、识别性差导致化学结合力弱,颜料性能差而不稳定;3)制备的矿物-二氧化钛复合粉体材料呈亲水性,脱水干燥困难,用于有机基体时相容性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8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酵母菌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前端模块自动化装配及配送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