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生成BIOS代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9505.3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7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郑红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生成 bios 代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生成BIOS代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BIOS代码的生成步骤如下:
1、电子工程师EE在设计好电路图后,写好所述电路图对应的电路文档,并交给BIOS工程师Engineer;
2、BIOS Engineer按照所述电路文档,人工生成BIOS代码。
上述两个步骤中,由于所述电路文档数据较多,且不同芯片的寄存器设定也不一样,因此,BIOS Engineer在人工生成BIOS代码时,BIOS代码容易出错,且不易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生成BIOS代码的方法及装置,能更好地解决人工生成的BIOS代码易出错和难维护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生成BIOS代码的方法,包括:
A)建立包含多个芯片的芯片属性配置信息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源;
B)动态调整所述XML数据源中相应芯片的芯片属性配置信息,以便与实际电路中芯片的芯片属性配置信息相一致;
C)对调整后的XML数据源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芯片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代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的所述芯片属性配置信息包括GPIO节点属性定义和GPIO节点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A)包括:
根据不同芯片集供应商提供的GPIO设定信息,得到不同芯片集供应商的GPIO节点属性定义和GPIO节点数据,并建立包含不同芯片集供应商的GPIO节 点属性定义和GPIO节点数据的XML数据源。
优选地,根据不同芯片集供应商提供的GPIO设定信息,生成GPIO节点属性定义,并根据所述GPIO节点属性定义,生成相对应的GPIO节点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B)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的用于调整与所述GPIO节点属性定义对应的GPIO节点数据的调整信息;
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动态调整所述GPIO节点数据,以便与实际电路中的芯片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步骤C)包括:
将调整后的所述XML数据源进行解析;
将所述XML数据源的解析结果转换成用作BIOS代码的C代码,以供编译进入BIOS RO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生成BIOS代码的装置,包括:
数据源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包含多个芯片的芯片属性配置信息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源;
数据源调整模块,用于动态调整所述XML数据源中相应芯片的芯片属性配置信息,以便与实际电路中芯片的芯片属性配置信息相一致;
BIOS代码生成模块,用于对调整后的XML数据源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芯片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代码。
优选地,所述数据源建立模块包括:
配置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芯片集供应商提供的通用输入输出GPIO设定信息,得到不同芯片集供应商的芯片属性配置信息,所述芯片属性配置信息包括GPIO节点属性定义和GPIO节点数据;
XML数据源建立子模块,用于建立包含不同芯片集供应商的GPIO节点属性定义和GPIO节点数据的XML数据源。
优选地,所述数据源调整模块包括:
用户信息输入子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用于调整与所述GPIO节点属性定义对应的GPIO节点数据的调整信息;
配置信息调整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信息,动态调整所述GPIO节点数 据,以便与实际电路中的芯片相适应。
优选地,所述BIOS代码生成模块包括:
配置信息解析子模块,用于将调整后的所述XML数据源进行解析;
BIOS代码转换子模块,用于将所述XML数据源的解析结果转换成用作BIOS代码的C代码,以供编译进入BIOS RO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现了BIOS代码的自动生成,既减少了BIOS Engineer及EE的校对工作,又确保了生成的BIOS代码准确无误,还便于在项目运行时的维护开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生成BIOS代码的方法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片方式输入调整信息的调整界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表格方式输入调整信息的调整界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95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