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压力测量装置、节能炉灶及节能炉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0547.9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文洲 |
主分类号: | G01L9/00 | 分类号: | G01L9/00;F24C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压力 测量 装置 节能 炉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压力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测量燃气管道内压力的管道压力测量装置,以及安装了该测量装置的节能炉灶,还涉及由若干该节能炉灶构成的节能炉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炉灶燃烧逐渐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在燃气燃烧过程中,经过测试可以得出当燃气和空气的比例达到要求的比例时,其燃烧是最充分的,亦即是这种燃烧是最节能环保的。但是,对于大型厨房来说,要确保在燃烧的每一个时刻燃空比都达到最佳比例,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在大型厨房里,会通过管道安装几十台,但是,这些炉灶都是通过一根大管道与外围的燃气源相连接,所有炉灶再根据具体的位置分布设置在大管道上。如此一来,在忙碌的时候,可能几十台炉灶同时工作,即外围的燃气源通过大管道同时向这些炉灶供气;或者在空闲的时候,只有一台或者几台炉灶处于工作状态。在炉灶安装的时候,即已确定每一炉灶的供气管道的供气量。但是,在不同的时段(空闲时段和忙碌时段),由于大管道的供气量是一定的,处于工作状态的炉灶数量则会直接影响到处于工作状态的炉灶上的燃气到达炉灶时的压力大小,若处于忙碌状态,燃气压力必然要小一些,空闲时,只有几台炉灶处于工作状态时,则到达炉灶的燃气压力要大一些。这些差异均会造成到达炉灶的燃气实际量发生变化。如此一来,要确保炉灶上的燃空比处于理想状态是不可能的。这一原因造成了燃烧中的炉灶燃烧不充分或发生炉响,对厨房环境造成噪音污染且造成燃气浪费,当燃烧不充分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目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思路为:在燃气的进气量发生变化的同时,调节空气进风风机的转速,以调整空气的进气量,保证燃空比处于最佳比例。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设备以期解决上述问题。如有人想到直接在燃气进气管道中设置压力传感器,根据获得的压力数据来对风机的转速进行实时的调节,以确保燃空比的不变。但是这种设备显然是不成熟的。在燃气从开采到制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介于气态和液态的物质,该物质混合在燃气中。当外界的环境条件发生些许变化时,这一物质很可能从气态变成液态,或者从液态变成气态。燃气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安装在燃气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上的孔过小,该孔很容易被上述物质封堵。这样,既不能实时测量燃气管道的压力变化,还必须更换新的压力传感器才能继续实施该方法。这就造成了成本的大量增加。目前,燃烧不充分与国家要求的节能环保之间的对立,亟待找到一个新的方法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实时测量管道压力的管道压力测量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节能效果极佳的节能炉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能节省大量燃气,且能时刻保证炉灶燃烧达到最佳燃空比的节能炉灶系统。
本发明管道压力测量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由一盒体构成,在所述盒体内设置有一胶质薄膜层,所述薄膜层将所述盒体分隔成两个独立的空间,其中的一个空间设置有与外围管道相连通的进口,另一个空间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薄膜层的靠近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面上通过连接件设置一固定板,当所述进口与外围管道连通并有介质流动时,所述薄膜层发生变形,所述固定板压向所述压力传感器,并将压力传递给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承受到的压力转换成电子信号通过导线送给外围的控制器。
所述固定板为铁板、钢板、铝板或具有足够硬度的木板。
所述盒体由两部分结合而成,所述薄膜层被两部分盒体压紧并保持连接外围管道的部分为密封状态。
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悬臂式称重传感器、柱式称重传感器或S形称重传感器。
在所述固定板或所述压力传感器上设置有一接触块。
本发明节能炉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节能炉灶包含上述管道压力测量装置外,还包括炉灶本体和风机,所述炉灶本体上的燃气进气通道与外围的燃气源相连通,所述炉灶本体上的空气进气通道与所述风机相连通,所述管道压力测量装置设置在所述炉灶本体上的燃气进气通道与外围的燃气源相连通的通路上且所述进口与所述通路相通,所述风机、所述炉灶本体上的点火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炉灶本体包括炉膛、炉腔、金属炉芯体和进气区,所述炉腔与所述炉膛底部连接,所述进气区设置在所述炉腔下方,所述炉腔上部为燃气和空气旋转混合区,所述金属炉芯体设置在所述燃气和空气旋转混合区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文洲,未经曾文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0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阀杆密封件保持器组件
- 下一篇:双层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