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齿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0837.3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55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E.沃尔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5/17;F16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齿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传动机构中传递扭矩的传动齿轮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动机构以及车辆传动机构或者变速器中设置有传动齿轮装置,以便能够将扭矩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轴。这种传动齿轮,部分也称为挡位齿轮,抗扭地支承在轴上,其中通常设置有径向和轴向轴承装置,以便持久且功能可靠地定位和支承该传动齿轮。
在已知的传动齿轮装置中,轴上的传动齿轮借助径向轴承沿径向支承在传动齿轮的轮毂和轴之间,其中在侧向与传动齿轮轮毂相邻的位置设置有轴向轴承,该轴向轴承在传动齿轮和轴的轴肩之间产生轴向支承的作用。
由此需要为传动齿轮和轴向轴承分出可供使用的结构空间。这导致传动齿轮在轮毂区域内的结构长度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齿轮装置,其设计简单而同时又在结构空间方面得到了优化。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传动齿轮装置得以解决,其具有传动齿轮和轴,其中,所述传动齿轮能转动地布置在所述轴上,其中,为了支承所述传动齿轮,设置至少一个轴向轴承和两个径向轴承,其中,所述轴向轴承沿轴向以及所述两个径向轴承沿径向布置在所述传动齿轮的轮毂和所述轴之间,其中,所述轴向轴承沿轴向观察布置在所述两个径向轴承之间。由此,轴向轴承沿轴向观察可以节省结构空间地布置,这样便不必缩短传动齿轮轮毂的结构长度。这有利地使得能够将可用结构空间的总长度用于轮毂,这样便产生更好的径向支承,由此提高了传动齿轮的耐用性。
在此有利的是,设置两个径向轴承,其中,所述轴向轴承沿轴向观察布置在所述两个径向轴承之间。由此可以改善径向支承,因为沿径向的力分担到了更宽的基础面上。
此外同样有利的是,所述轴(必要时在使用轴承内圈的情况下)具有第一外直径区域和第二外直径区域,所述传动齿轮具有第一内直径区域和第二内直径区域,其中,所述径向轴承之一布置在第一直径(内直径和外直径)的区域内,并且所述径向轴承中的另一个即第二径向轴承布置在第二直径(内直径和外直径)的区域内。在此,轴也可以具有连续的外直径,其中,在第二外直径区域内布置有附带轴承内圈的轴承,因此轴承内圈提供了第二外直径。
此外有利的是,所述第一外直径比所述第二外直径更小或更大,其中,所述第一内直径比所述第二内直径更小或更大。
还有利的是,在传动齿轮和轴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肩,所述凸肩具有沿径向延伸的环面。如果代替轴上的凸肩而使用轴承内圈,则轴也可以设有连续的直径。
此外相宜的是,所述轴向轴承沿轴向支承在所述轴的环面和所述传动齿轮的环面之间。
还相宜的是,在所述传动齿轮和/或所述轴的至少一个环面与所述轴向轴承之间设置有支承垫片。
在此相宜的是,所述传动齿轮轴向地支承在支承环的轴向端面上。
还有利的是,在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支承环之间设置有另外的轴向轴承。
在此特别相宜的是,所述轴向轴承和/或所述另外的轴向轴承是轴向滚针轴承。
同样特别有利的是,所述轴向轴承和/或所述另外的轴向轴承是滑动轴承。
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通过以下对附图的说明阐述。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进一步阐述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在传动齿轮轮毂和轴之间具有轴向轴承的传动齿轮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2示出图1的详细放大视图,并且
图3示出沿轴向相邻于传动齿轮具有轴向轴承的轴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传动齿轮2和轴3的传动齿轮装置1的半侧局部剖面图。在此,部分也可称为挡位齿轮的传动齿轮可转动地布置在轴3上。传动齿轮2具有附带轮齿的径向外部区域和也被称为轮毂4的径向内部区域。在传动齿轮2的轮毂4和轴3之间优选布置有两个径向轴承5、6和轴向轴承7。在此在图1中可以识别出,两个径向轴承5、6和轴向轴承7沿径向布置在传动齿轮2的轮毂4和轴3之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作为变化方案也可以布置两个以上的径向轴承。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轴向轴承7沿轴向布置在两个径向轴承5和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08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