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梯形聚硅氧烷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2444.6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顾嫒娟;叶菊华;梁国正;袁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梁国正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L79/04;C08L63/02;C08L83/08;C08G77/30;C08G77/26;C08G73/12;C08G7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聚硅氧烷 改性 热固性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梯形聚硅氧烷改性热固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它包括100份热固性树脂和1~50份梯形聚硅氧烷;所述的梯形聚硅氧烷同时含有磷杂菲结构和氨基基团,其结构式为:
,
式中,为省略的链段;
R为R1或R2,其中,
梯形聚硅氧烷分子链中同时含有R1和R2,且R1在梯形聚硅氧烷分子链同侧不相邻;所述梯形聚硅氧烷的分子量为900~300000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聚硅氧烷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摩尔比为0.9:1~1.1:1的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与含有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混合物A;
(2)按质量比1:50~1:100,将引发剂与混合物A混合,得到混合物B;
(3)按质量浓度0.2~0.5 g/mL将混合物B溶解于溶剂S1中,在30~120℃的条件下恒温搅拌2~20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含磷杂菲结构的硅烷偶联剂;
(4)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步骤(3)制备的含磷杂菲结构的硅烷偶联剂与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按质量比1:1~1:3混合,得到混合物C;将催化剂与混合物C按质量比1:50~1:100混合,得到混合物D;按质量浓度0.2~0.5 g/mL将混合物D与溶剂S2混合,在室温下搅拌0.5~3小时,升温至40~100℃,恒温搅拌0.5~10小时;反应结束后,得到混合物E;
(5)按体积比1:5~1:20,将混合物E缓慢滴入溶剂S3,析出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梯形聚硅氧烷;
(6)将100份熔融态的可热固化树脂和1~50份梯形聚硅氧烷混合均匀,经固化,所述的可热固性树脂为自身可热固化的树脂,或自身不能热固化的树脂与固化剂组成的树脂体系,得到一种梯形聚硅氧烷改性热固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聚硅氧烷改性热固性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氩气、氮气或氦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含有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或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催化剂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溶剂S1为C1~C3的醇、丙酮、乙腈、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苯、甲苯、四氢呋喃、二甲基甲酰胺或其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梯形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溶剂S2 或S3为去离子水、C1~C3的醇、丙酮、乙腈、三氯甲烷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梁国正,未经苏州大学;梁国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24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绿蜜环菌的深层发酵及其应用
- 下一篇:机械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