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3032.4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悦浦利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王宜民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0;B01D53/86;C05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氧化 烟气 脱硫 一体化 装置 工艺 | ||
1.一种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吸收塔、清洗水储罐、烟气引风机、碱液储罐、催化剂活化罐及氧化风机,所述氧化吸收塔内设有塔板升气帽,将所述氧化吸收塔分隔为两段,其中上段为清洗段,下段为氧化吸收段,所述清洗水储罐的一端与所述氧化吸收塔的清洗段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塔板升气帽中的塔板相连通,所述烟气引风机与所述氧化吸收塔的氧化吸收段相连通,所述氧化吸收塔的氧化吸收段的下部设有溶液池,所述碱液储罐与所述溶液池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催化剂活化罐与所述溶液池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氧化风机与所述溶液池的中下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池内设有氧化空气分布器,所述氧化风机通过所述氧化空气分布器将空气鼓吹入所述溶液池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吸收塔的清洗段内设有喷头,所述清洗水储罐通过清洗水循环泵与所述喷头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吸收塔的清洗段内还设有塔顶除雾器,所述塔顶除雾器位于所述喷头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吸收塔的顶部安装有烟管,所述烟管内设有烟管除雾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还包括碱液泵,所述碱液储罐通过所述碱液泵与所述溶液池的顶部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还包括催化剂补给泵及吸收循环泵,所述催化剂活化罐通过所述催化剂补给泵与所述吸收循环泵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吸收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氧化吸收塔的氧化吸收段的上部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还包括混合盐液排出泵、浓缩结晶系统及分离包装系统,所述混合盐液排出泵的一端与所述溶液池的底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浓缩结晶系统与所述分离包装系统相连通。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液相催化氧化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的装置进行烟气脱硫脱硝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所述烟气经除尘后,经烟气引风机加压从氧化吸收塔的氧化吸收段中下部进入,与自上而下喷淋的氧化吸收循环液逆流接触,烟气中的NO被溶解于所述氧化吸收循环液中的催化剂解析出来的HO2·氧化为高价态的氮氧化物,并与所述烟气中的SO2一起被所述氧化吸收循环液中的碱性溶液吸收,形成盐液,下沉到溶液池中,再经混合盐液排出泵排出氧化吸收塔;
不含高价态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烟气经塔板升气帽继续上升,进入氧化吸收塔的清洗段,在清洗段中,烟气中夹带的NH3和盐液雾滴被清洗段上部喷淋下来的清洗水清洗干净,再经塔顶除雾器和烟管除雾器两次除雾后,得到净化烟气,所述净化烟气由烟管排入烟囱,完成烟气的脱硫脱硝,而所述清洗水从塔板升气帽中的塔板溢流返回到清洗水储罐内,再由清洗水循环泵打入清洗段上部进行喷淋,循环使用;其中,
所述氧化吸收循环液中的催化剂来自于催化剂活化罐;所述氧化吸收循环液中的碱性溶液来自于碱液储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气脱硫脱硝的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流程还包括碱性溶液的补充流程,具体流程为:碱液泵从碱液储罐吸出碱性溶液补充到溶液池内,用来调节氧化吸收循环液的pH值在8~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悦浦利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王宜民,未经中悦浦利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王宜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30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