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综合接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3165.1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7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都冠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12 | 分类号: | H04W88/12;H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31124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通信 网络综合 接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关于一种接入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综合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是通信双方有一方或两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包括陆、海、空移动通信。采用的频段遍及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和特高频。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台、移动交换局组成。若要同某移动台通信,移动交换局通过各基台向全网发出呼叫,被叫台收到后发出应答信号,移动交换局收到应答后分配一个信道给该移动台并从此话路信道中传送一信令使其振铃。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对通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国内各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覆盖重心均逐渐从“广度覆盖”走向“深度覆盖”、“立体覆盖转移”,室内覆盖系统建设成为解决“深度覆盖”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室内覆盖系统只能解决同一运营商的信号覆盖问题,对于多个运营商均要求覆盖的室内场所,往往同一楼宇内要建设多套室内覆盖系统,这势必造成总体投资的增加以及建设维护难度的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同套室内网络覆盖分布系统,实现多系统信号在同一条通信电缆上进行传输,同时通过同一腔体内多腔信号隔离结构及多元化监控方面的创新设计,大大提高了设备及系统可靠性的移动通信网络综合接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综合接入装置,通过传输线路与办公大楼联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能够与线路输入端连接的耦合器一,耦合器一另一端与三频合路器连接,三频合路器一侧与耦合器二相连,耦合器二一端与传输线路相连;耦合器二还连接有三频分路器,三频分路器与线路输出端连接的若干个耦合器三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综合接入装置中,所述的耦合器一中设有与二频合路器连接的,该二频合路器一端与三频合路器连接;耦合器三中设有与二频分路器连接的,该二频分路器一端与三频合路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综合接入装置中,所述的二频合路器和二频分路器均与双向电桥相连,且双向电桥分别与线路输入端和线路输出端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综合接入装置中,所述的双向电桥与线路输入端之间设有监控模块,所述的双向电桥与线路输出端之间设有监控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充分利用同套室内网络覆盖分布系统,实现多系统信号在同一条通信电缆上进行传输,同时通过同一腔体内多腔信号隔离结构及多元化监控方面的创新设计,大大提高了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该技术方案可广泛应用于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展览馆,机场,地铁、综合大楼等大型建筑室内覆盖系统,大大降低各运营商在网络建设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缩短建设工期,同时也使工程建设及后续的维护变的更加简捷方便。该技术方案为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各个不同网络系统提供系统接口,接口指标满足网络系统运行要求。能够处理800-2500Mhz带宽内信号,同时为3G、WLAN、等系统预留接口。该设备天馈系统端还可通过低频接入器把公安、消防集群系统及FM广播融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都冠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都冠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3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