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风道风机自制风、风轮、风向导流器、风力发电机组合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3261.6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4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章兵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风道 风机 自制 风轮 风向 导流 风力发电机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为自制风源,尤其是通过风机和循环风道来产生风能。
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堪称“能源时代”,如果没有能源,在我们这“能源时代”简直无法想像,世界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经过人类的开发利用,现在的能源变得越来越少,不但给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现在都在开发可再生、清洁、无污染新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在古代人们开始利用风力表明风向,或利用风力行船,或利用风轮提水灌溉,或利用风轮吸海水制盐,近年来发达国家在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就,并网发电单机可达5兆瓦级。
风力发电,首要是有风,没有风技术再先进也没用。风的不确定性很多,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南有时北,给风力发电带来很大阻力,对风利用率不高。如果通过直径60米,长宽各500米的随圆风道,平放到地面上利用风机吹动风源,可产生10-25米/s的风。克服了以往风力发电完全依靠自然气流高底产生风能,来人为产生稳定可调节有一定力量的风能,并将这种风能用来发电;
背景技术
现在风力发电机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①水平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与风向平行;②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旋转轴垂直于地面或者气流方向。
近年来,风力发电主流机型主要有三种:笼型双速变极异步发电机组、绕线式双馈异步发电机组和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组。
下面着重介绍:48V-750KW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
风轮直径:47M 转速22.5rpm 叶片数3
切入风速:4m/s 额定风速:14-15m/s 切出风速:25m/s 极大风速:70m/s 叶片端线速度:57m/s
齿轮级数:一级平行轴/斜齿传动
齿轮传动比率:1:67
额定功率:750KW 1520-1600/min
制动系统:主制动系统 3个叶尖气动刹车 第二制动系统 高速轴2个机械刹车闸
控制系统: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中心的控制设备 与软并网 可控硅TT430N/22
这几种风力发电机均需要立柱升入50-60米高空进行风力发电,才可并网发电,风力低于起风速可脱网安全停机;
发明内容
风看不见,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旗帜的飘动、树枝的摇摆和人跑步时感觉面部凉飕飕的等等,这些都是风的一种体现,我们都知道大气有压力,而大气压力在各个地方是不同的,不同的空气就会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底的地方这种空气流动就产生了风,风为什么到一定距离就会感觉不到了呢?那是因为风它自己就有阻力,它所有限的风力被空气所阻挡,风就散开,所以要产生较大的风,就要有一定空间和较大的力,才能产生风。
风有阻力,到一定距离就会散开,那为什么风道建设成随圆就可以利用风来发电呢?这就要说到阻力和动力关系了,在人们认知中,风阻有多面性,用风阻来实现飞向蓝天的梦想,也有用风阻来减持速度等,它还有作用是我们没有想到的,经过我的仔细观察,发现其实风阻到一定空间里一定速度它会转化成动力,能转化成动力,就能被人们所利用,最终来发电,为什么阻力最后成为动力,举一个简单例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大家早上起来洗脸都要用到脸盆来盛水,有时用手到脸盆里把水打圈圈转,开始转时水转的范为少有一点小小阻力不怎么转的动,当你转满一圈后把所有的水都带动了速度越来越快那就会很轻松了,你速度慢了水还会反过来带动你的手,会有很大的推力,你不来转动它也会循环持续很久才会停下来。空气也一样当你把它放到一个密封风道中与外界风阻隔开,用风机吹动带动所有的风来循环,当风全都在流动时就不会存在很强大风阻,只是微呼其微的可以图略不计的一点阻力了这样风就会不停的你追我赶,当风经过风轮时作用到风轮上的风阻可以图略掉,因在通过风的压力差经过10-25米距离加速后,又会成为强有力的风能在来带动下一个风轮来发电,以此来循环,有了循环的风能要发电那就易容了。
一、风道设计方案:(图1)
风道圆形下部半圆,可用钢筋混凝土来铸型(也可以用钢筋混凝土整体一次性铸型完成)厚度50-70公分,上部用钢架和3-4mm厚度的铁板来搭建风道上面的半圆,这样就组成圆形风道,风道可分为三种规格,可以根据直径长宽来确定:
小型风道:直径20-40米(内径) 长宽200-300米
中型风道:直径40-60米(内径) 长宽300-500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章兵,未经吴章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32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