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3761.X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2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乘鞍隆;岛谷文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37/40 | 分类号: | B21B37/40;B21B31/07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作业 移位 功能 多级 轧制 | ||
1.一种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其包括轧制金属带板的上下一对作业辊和对该作业辊进行支承的上下一对或多对支承辊,所述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一对作业辊在其上下点对称位置设有尖细部,
并且,所述各作业辊的端面在操作侧、驱动侧都由上下两个推力轴承支承,
在对所述各推力轴承分别进行枢轴支承的轴承箱的内圈侧轴上形成使各推力轴承能够沿辊轴向在各轴承箱中分别移动的长孔,
并且,在所述各轴承箱之间设置将所述各长孔内贯通来限制上下两个推力轴承的上下方向的位移的连结杆,
所述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设有与所述各轴承箱协同动作来使所述各作业辊沿辊轴向进行移位的第一辊移位装置,
使所述各作业辊中的尖细部的尖细开始位置向板宽端的内侧附近或板宽端的外侧附近进行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力轴承的外径与推力轴承的宽度之比D/B为5.0~12,其中D为轴承的外径,B为轴承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其特征在于,
设有引导件,该引导件将所述各轴承箱的推力轴承相反侧一并在进行上下、入出侧方向的限制下引导成能够沿辊轴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辊移位装置包括:臂部,其中间部通过销与所述轴承箱结合;移位工作缸,其以该臂部的一端所连结的铰链为支点而对臂部的另一端施加移位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轧制机的入侧或出侧设置金属带板的板宽端位置检测器,并设置对所述第一辊移位装置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机构,以使所述作业辊的尖细部中的尖细开始位置上下分别独立地与由所述板宽端位置检测器检测出的板宽端的内侧附近或板宽端的外侧附近对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轧制机的出侧设置对金属带板的板宽端部的厚度进行测定的板宽端部厚度测定计,为了使测定的板宽端部的厚度在操作侧、驱动侧成为规定的厚度,而设置对所述第一辊移位装置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机构,来对所述作业辊的尖细部中的尖细开始位置上下分别地在板宽端的内侧附近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具备作业辊移位功能的多级轧制机,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使所述上下一对或多对支承辊沿辊轴向进行移位的第二辊移位装置,所述控制机构对所述第二辊移位装置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在操作侧和驱动侧对所述上下一对或多对支承辊非对称地进行移位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未经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37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恢复阻尼器
- 下一篇:一种防止过氧化氢萃取塔集料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