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发现机动车对大气PM2.5的影响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3875.4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5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颖宏;李正熙;张永忠;张福生;邹平;田红芳;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地址: | 1001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发现 机动车 大气 pm2 影响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发现机动车对大气PM2.5的影响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研究表明,2μm以下的细颗粒物进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而且这种细颗粒物一旦进入肺泡,吸附在肺泡上很难掉落,这种吸附是不可逆的。
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中国也开始意识到该问题,并着手将PM2.5列入环境空气质量指标。机动车尾气是造成PM2.5值超标的起因,已形成共识。如何定量的分析机动车尾气对PM2.5参数超标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有专利文献CN201010122694.8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实时检测与运算装置,该装置包括尾气检测器、数据采集节点和与数据采集节点通过电子线路连接用于实时显示尾气排放指标的显示器。由尾气检测中心按照个体进行分析与控制,从而能够获得设定时间段内的总排放量指标。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精准的获得机动车污染排放量,但是没有将机动车运行状态与大气中PM2.5的实际污染程度进行实时关联。而国内外只是在大气监测中,关注大气中是否含有PM2.5以及数量,同样没有与机动车在当前位置所排出的尾气与大气中当前时段含有PM2.5的监测值进行实时关联,无法定量地描述机动车尾气对PM2.5值变化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分析调查汽车运行过程产生的尾气对大气PM2.5的实际影响的程度,提出了一种快速发现机动车对大气PM2.5的影响的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发现机动车对大气PM2.5的影响的系统,包括:
车辆传感器模块,设置于被检路段的车辆进口处和车辆出口处,实时对驶入车辆和驶出车辆进行检测;
PM2.5采样模块,设置于所述被检路段处,采集所述被检路段范围内的大气样本;
车辆占用道路时间处理模块,每隔时间Ts接收一次所述车辆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驶入车辆的信号和驶出车辆的信号,得到在时间Ts内所述被检路段上车辆的数量及车辆占用道路时间tci,其中i为整数且1≤i≤N,并得到在采样周期T=N*Ts内车辆占用道路总时间
PM2.5处理模块,与所述车辆占用道路时间处理模块同时开启,每隔采样周期T接收一次所述PM2.5采样模块采集到的大气样本,获得所述大气样本中PM2.5含量Qj;
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所述车辆占用道路时间处理模块发送的车辆占用道路总时间tc,以及所述PM2.5处理模块发送的PM2.5含量Qj;获得在所述车辆占用道路总时间tc及PM2.5含量Qj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3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楂芽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耳环石斛枫斗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