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取向纳米纤维收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4672.7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覃小红;吴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5/00 | 分类号: | D0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取向 纳米 纤维 收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纺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度取向纳米纤维收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一种目前比较流行的制备纳米纤维的简单方法,以其具备设备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工艺过程不破坏材料本体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由于静电纺纳米纤维细度细,孔隙率高,表面积大,应用范围广,可用在过滤材料,传感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方面。
静电纺丝是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带上几千乃至上万伏高压静电,带电液滴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泰勒锥,当电场力足够大时,电场力可在泰勒锥锥尖克服溶液表面张力形成喷射细流。带电的聚合物射流在电场力、粘滞阻力、表面张力等作用下被拉伸细化,同时带电射流在电场中由于存在表面电荷而发生弯曲。细流在喷射过程中溶剂蒸发或固化,最终落在接收装置上,形成类似无纺布的纳米纤维毡。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静电纺纳米纤维是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到的,纳米纤维的排列杂乱无章,因此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然而从传统的纤维和纺织工业我们知道,连续的单根纳米纤维和沿轴向取向的纳米纤维毡则有更加广泛的应用。但是,利用静电纺制取取向排列的纳米纤维毡或单根的纳米纤维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静电纺过程中,聚合物射流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三维的“鞭动”,而非直线的运动状态,因此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在努力研究制得取向纳米纤维的方法。目前用于收集取向纳米纤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高速旋转的滚筒作为收集装置,该方法对滚筒的转速要求较高,且取向度较差,部分学者利用辅助电极等方法进行了改进,但是效果不明显,如中国专利200810070364.1利用铜管组成滚筒收集取向的纳米纤维,所用的转速为800-1000rpm,转速依然很高,而且收集的取向纳米纤维的数量很少;另一种是采用平行金属板所组成的收集装置,该装置收集的纳米纤维取向度较高,但是当数量增多时纤维取向变差,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进行了改进,但是效果仍不明显。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取到取向度较高且产量也较高的纳米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度取向纳米纤维收集装置及方法,使得取向纳米纤维的取向度提高,且产量增加。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度取向纳米纤维收集装置,包括金属安装盘、金属丝、联轴器、电机、金属刀片、金属导杆和负极高压静电输出装置,所述金属丝安装在所述金属安装盘上组成滚筒;所述金属安装盘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相连,并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旋转;所述金属导杆上分布有金属刀片,带有金属刀片的金属导杆位于由所述金属丝所组成的滚筒内部;所述金属导杆与所述负极高压静电输出装置相连。
所述电机和金属导杆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金属丝以平行等距排列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金属安装盘的同一圆周平面内,所述金属丝之间的间距为0.5-3cm。
所述联轴器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外层喷有绝缘漆。
所述电机外层喷有绝缘漆或者所述电机安装在静电屏蔽装置内。
所述支架和所述底板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金属刀片呈平行等距排列安装在所述金属导杆上,所述金属刀片均带有刀锋,且刀锋侧指向喷丝头。
所述金属刀片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5-5cm。
所述金属导杆外层喷有绝缘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提供一种高度取向纳米纤维收集方法,使用上述的高度取向纳米纤维收集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纺丝液注入注射器,注射器的出口与喷丝头相连,并将喷丝头固定在由所述金属丝组成的滚筒的正上方,将正极高压静电输出装置与喷丝头相连;
(2)开启电机,驱动由一组金属丝所组成的滚筒旋转;
(3)开启正极高压静电输出装置和负极高压静电输出装置;
(4)利用所述金属刀片来集中电场,减小射流的弯曲不稳定性,并且利用所述金属丝彼此之间形成的电容,将射流拉伸在金属丝之间,最终高度取向的纳米纤维将收集在由金属丝所组成的滚筒上。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4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直升机
- 下一篇:打印流体盒和打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