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34820.5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0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甘惠君;陈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坦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8 | 分类号: | F21V5/08;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现象 光学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在LED电视的背光模组不断朝着尺寸大形化、重量轻量化、厚度薄形化、窄边框设计、高性能、高品位、低成本以及环保等方向不断进展中,如何尽可能提升这些众多的设计要素,成为近年来LED电视背光模组之发展趋势。然而,在液晶显示市场愈趋成熟的情况下,能兼顾效能之提升与降低成本成为了在液晶显示产业中最具竞争力之技术所在。LED电视背光模组当中主要分为直下式与侧光式背光,目前大尺寸薄形化机种大多以侧光式背光来设计,但面积越大,所使用到的导光板越不易量产,价格也越高,导致越大尺寸之薄形化机种之成本无法降低。
因此,回归至直下式背光,如何使其满足大尺寸薄形化机种的需求,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技术来解决大尺寸薄形化之技术问题,为目前业界的研发重点之一。
而以往的直下式背光的发光二极管出光时,因为发光二极管所对应设置的光学元件中含有荧光粉,而会产生有黄晕现象,使得大尺寸薄形化LED电视的视觉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
本发明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适用于对应安装设置一个发光二极管,该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包含一个入光面及一个出光曲面,该入光面包括一个平坦部及一个凹室,该凹室位于该平坦部的中央,该发光二极管对应该凹室安装设置,该凹室的内侧面呈粗糙化表面,该出光曲面与该入光面相背设置且呈圆弧状曲面。
本发明所述的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该凹室接近该平坦部的粗糙化程度大于靠近顶端的粗糙化程度。
本发明所述的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该凹室接近该平坦部呈粗糙化,该凹室靠近顶端为平滑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该凹室的内侧面的粗糙化表面呈雾化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该凹室的内侧面的粗糙化表面为微结构粗糙化表面。
本发明所述的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该出光曲面包括一个形成于中央且朝该入光面凹陷的凹部,及一个环绕该凹部周围的环形凸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凹室的内表面形成粗糙化表面,因此能够改善出光光学特性,将原本的黄晕现象减低,确实达到改善出光光学特性的目的,而使得本发明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能够更佳地应用在大尺寸薄形化LED电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之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个剖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入光面及一个出光曲面,该凹室的内侧面呈粗糙化表面;
图3是一个剖视图,说明本发明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该凹室接近该平坦部呈粗糙化,该凹室靠近顶端为平滑表面;
图4是一个剖视图,说明本发明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该凹室粗糙化表面为微结构粗糙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1之第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2安装设置,该可降低黄晕现象的光学元件1包含一个入光面11,及一个出光曲面12。
该入光面11包括一个平坦部111及一个凹室112,该凹室112位于该平坦部111的中央,该发光二极管2对应该凹室112安装设置,该凹室112的内侧面呈粗糙化表面,因此,该发光二极管2所发出的光线在经过该凹室112粗糙化的内侧面之后,出光的光学特性将会变得更加均匀,有效改善黄晕的现象。
更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凹室112的内侧面的粗糙化表面呈雾化表面113。
因此,以往的出光因为荧光粉的关系而有黄晕现象,而会使得大尺寸薄形化LED电视的视觉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再经过本发明的改良之后,能够确实改善大尺寸薄形化LED电视的视觉效果。
该凹室112接近该平坦部111的粗糙化程度大于靠近顶端的粗糙化程度。前述设计的重点在于,由于当该发光二极管2的发光角度越大时,黄晕的现象越严重,因此,本发明加强该凹室112靠近平坦部111的粗糙化程度,以避免该发光二极管2通过该凹室112顶端的出光的光学特性受到不佳影响。
该出光曲面12与该入光面11相背设置且概呈圆弧状曲面,该出光曲面12包括一个形成于中央且朝该入光面11凹陷的凹部121,及一个环绕该凹部121周围的环形凸部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坦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坦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48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热一体化的LED灯具
- 下一篇:可调光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