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向串联的二极管框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6014.1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洪;方逸裕;鄢胜虎;谢伟波;彭奕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华汕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梁小林 |
地址: | 5150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向 串联 二极管 框架结构 | ||
1.一种正向串联的二极管框架结构,包括塑封部分(1)、第一引脚(21)、第二引脚(2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封部分(1)中设有两个平行排列的载芯板(31、32),载芯板(31)顶端与塑封定位孔(41)相连接,下端与第一管脚(51)相连接;载芯板(32)顶端与塑封定位孔(42)相连接,下端与第二管脚(52)相连接,而第一管脚(51)与第一中筋引脚(61)相连接,第二管脚(52)与第二中筋引脚(62)相连接,所述第一引脚(21)与第一中筋引脚(61)相连接,第二引脚(22)与第三中筋引脚(63)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向串联的二极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载芯板(31、32)面积均为3.0*3.0mm2-4.3*4.0mm2,其优选面积为3.0*3.0mm2,两个载芯板(31、32)的间距为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向串联的二极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筋引脚(62)面积为2.80*1.60m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向串联的二极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芯板(31、32)与第一管脚(51)、第二管脚(52)的连接部位宽度均为2.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向串联的二极管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芯板(31、32)与塑封定位孔(41、42)的连接部位背向台阶式弯折45°,第一管脚(51)和第二管脚(52)背向台阶式弯折45°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华汕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华汕电子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601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绝缘护套安装钳
- 下一篇:一种五位一体变压器用铜带边部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