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板卡匣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6262.6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1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48 | 分类号: | B65D85/48;B65D8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苗燕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面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存放在液晶面板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基板的基板卡匣。
背景技术
在液晶面板生产过程中,玻璃基板往往需要在数个机台间往返传送,以进行所需的工艺,为方便运送及避免玻璃基板损坏,一般是将玻璃基板储放在基板卡匣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基板卡匣装载基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请参照图1,基板卡匣10包括第一横向板11、第二横向板12、第一竖向板13及第二竖向板14。第一横向板11、第二横向板12、第一竖向板13及第二竖向板14围合形成基板收容空间101。其中,第一横向板11与第二横向板12相对设置,第一横向板11位于第二横向板12的上方。第一横向板11的两端分别具有多个第一定位安装孔110。第二横向板12的两端分别具有与多个第一定位安装孔110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定位安装孔120。第一竖向板13与第二竖向板14相对设置,并安装于第一横向板11与第二横向板12之间。第一竖向板13的两端分别定位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定位安装孔110与第二定位安装孔120中,第二竖向板14的两端也分别定位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定位安装孔110与第二定位安装孔120中。第一竖向板13自上而下具有朝向第二竖向板14延伸的多个平行的第一支撑板131,第二竖向板14自上而下具有朝向第一竖向板13延伸的多个平行的第二支撑板141。第一支撑板131和第二支撑板141一一对应,具体为二者关于第一横向板11和第二横向板12的中心轴线(如图1中的虚线C’所示)成轴对称结构,二者共同用于支撑基板18。第一竖向板13与第二竖向板14在第一定位安装孔110和第二定位安装孔120上的安装位置由基板18的尺寸确定。图1所示的基板18尺寸较小例如是14.1寸,第一竖向板13与第二竖向板14分别定位安装在靠近第一横向板11中心的第一定位安装孔110中和靠近第二横向板12中心的第二定位安装孔120中,以使得基板18能放置在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31和第二支撑板141上。
图2也为现有技术中的基板卡匣装载基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2,如果基板19的尺寸较大例如是19寸,可以通过改变第一竖向板13与第二竖向板14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一竖向板13与第二竖向板14分别定位安装在稍远离第一横向板11中心的第一定位安装孔110中和稍远离第二横向板12中心的第二定位安装孔120中,从而使得基板收容空间101变大,以使得基板19能放置在对应的第一支撑板131和第二支撑板141上。
在第一竖向板13与第二竖向板14在安装孔上定位后,只能装载一个尺寸的玻璃基板,现有技术中的基板卡匣10在装载不同尺寸的玻璃基板例如基板18和基板19时,需要根据基板18和基板19的尺寸,采用人工调整的手段来对第一竖向板13与第二竖向板14进行定位安装,由于需要不断的根据基板尺寸来确定对应的第一定位安装孔110和第二定位安装孔120的安装位置并安装,费时费力,使用十分不方便,甚至会影响液晶面板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板卡匣,其可适用装载各种不同尺寸的基板,无需复杂的人工调整,从而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板卡匣,其包括横向底板、第一竖向板及第二竖向板。第一竖向板与第二竖向板的下端分别连接于横向底板,并呈相对设置。第一竖向板自上而下具有朝向第二竖向板延伸的多个第一支撑板,第二竖向板自上而下具有朝向第一竖向板延伸的并与多个第一支撑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对应的多个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第一弹性支撑部,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具有多个第二弹性支撑部。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多个第一弹性支撑部和多个第二弹性支撑部为塑胶材料制成的弹性柱。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多个第一弹性支撑部和多个第二弹性支撑部为金属弹片。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多个第一弹性支撑部和多个第二弹性支撑部为金属柱套上塑胶垫片形成的弹性柱。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多个第一弹性支撑部和多个第二弹性支撑部成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行列式排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一支撑板上的沿第一方向和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弹性支撑部间的间距为5-10mm,第二支撑板上的沿第一方向和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弹性支撑部间的间距为5-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6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