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6766.8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4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中;侯雪艳;高党鸽;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96 | 分类号: | C12N9/9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纳米 二氧化硅 复合 溶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其特征在于:该溶液是由使蛋白酶保持活性的缓冲液、蛋白酶以及表面经过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组成的;其中,蛋白酶与表面经过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500:(0.0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经过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为经修饰后表面含有氨基的纳米二氧化硅、经修饰后表面含有氢键的纳米二氧化硅或表面双层结构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酶为制革用蛋白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革用蛋白酶为木瓜酶或Soak L蛋白酶,且制革用蛋白酶为木瓜酶时,使蛋白酶保持活性的缓冲液采用pH值为4.0~7.5的磷酸盐缓冲液;制革用蛋白酶为Soak L蛋白酶时,使蛋白酶保持活性的缓冲液为pH值为8.6~10.0的甘氨酸-氢氧化钠缓冲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H值为4.0~7.5的磷酸盐缓冲液采用4.0~6.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或pH值为6.0~7.5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溶解蛋白酶的使蛋白酶保持活性的缓冲液与用于分散表面经过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使蛋白酶保持活性的缓冲液的体积比为50:(0.5~2.5)。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表面经过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在使蛋白酶保持活性的缓冲液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
2)将蛋白酶溶于使蛋白酶保持活性的缓冲液中,得到酶溶液;
3)将酶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混合均匀,得到蛋白酶与纳米二氧化硅混合液,然后在室温条件下将蛋白酶与纳米二氧化硅混合液搅拌1h-3h;其中,所加入的酶溶液中蛋白酶与表面经过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500:(0.05~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每0.1~1g的表面经过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在50mL的使蛋白酶保持活性的缓冲液中。
9.根据权利要求7述的制备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酶溶液的浓度为20mg/mL~200mg/mL。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稳定的纳米二氧化硅复合酶溶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酶溶液与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的体积比为50:(0.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67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