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基板与封装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7420.X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9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夏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52;H01L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二极管 封装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基板,包含:
基板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其上分布有至少一个单元,所述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粒,其具有彼此相互电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凹槽结构,介于两个区域之间,其顶部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待封装芯粒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至少具有一侧开口位于基板本体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倒梯形或者倒三角形或者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高度差介于5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顶部开口宽度介于100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
6.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含:
基板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其上分布有至少一个单元,所述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粒,其具有彼此相互电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凹槽结构,介于两个区域之间,其顶部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待封装芯粒的宽度,且凹槽结构至少具有一侧位于基板本体的侧壁;
第一导电层,位于第一区域之上;
第二导电层,位于第二区域之上;
发光二极管芯片,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两个电极之间存有间隙;
将第一导电层与第一电极,第二导电层与第二电极两两对位并固晶连接;
胶材,填入至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及凹槽结构。
7.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包含:
提供基板本体,具有第一表面,其上分布有至少一个单元,所述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发光二极管芯粒,其具有彼此相互电隔离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基板本体第一表面上形成开口,在两个区域之间形成凹槽结构,且顶部开口宽度小于所述待封装芯粒的宽度,凹槽结构至少具有一侧位于基板本体的侧壁,制得封装基板;
在第一区域之上制作第一导电层;
在第二区域之上制作第二导电层;
提供发光二极管,具有生长基板、磊晶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两个电极之间存有间隙;
将第一导电层与第一电极,第二导电层与第二电极两两对位,以覆晶封装制程使得发光二极管固晶于所述封装基板上;
将胶材填入至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及凹槽结构,如此构成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材为环氧树脂或硅胶或前述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利用胶材填充至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隙及凹槽结构后,还包含采用剥离制程,去除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生长基板,使其磊晶层表面裸露。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高度差介于50微米至300微米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的顶部开口宽度介于100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74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