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疏风活络液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37736.9 | 申请日: | 2013-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骨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19/02;A61P19/08;A61P29/00;A61K35/5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4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四肢麻木,屈伸不利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骨痹”范畴,是老年人常见的多发病。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属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夹杂风寒湿邪痹阻所至。治宜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本方舒风活络液中续断、寄生、牛膝补肝肾,强筋骨;金钱白花蛇、羌活、独活、木瓜、蚕砂、苍术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痹止痛;高良姜散寒止痛;枸杞子,玉竹、当归、川芎、红花、穿山龙滋补阴血,活血祛风,以达标本兼治之效。
强直性脊柱炎为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督脉失养,风、寒、湿等外邪乘虚侵袭,深入骨髓,留于脊柱所致。其性质为本虚标实,肝肾虚损为本,风寒湿痰瘀为标。舒风活络液具有益肝肾,调气血、祛风湿、止痹痛之效,达到攻补兼施,再配合适当运动,对抑制炎症发展,维持关节功能,预防畸形的形成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
此外,舒风活络液也被用于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其病机特点是亦是本虚标实,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外感风寒湿邪不能及时消除,流连关节,痰湿内生,内外之邪相引所至。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扶正补肾,祛湿通络,揉筋止痛之效,做到攻补相成,药性平和,在临床应用中不失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又一良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发挥中药在治疗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的优势,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四肢麻木,屈伸不利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途径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四肢麻木,屈伸不利的药物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金钱白花蛇1.5克 木瓜2.5克 桑寄生5克 玉竹12.5克
续断1.5克 川牛膝2.5克 当归1.5克 川芎3克
红花2.5克 独活1.5克 羌活1.5克 苍术2.5克
穿山龙2.5克 高良姜2.5克 蚕沙3克 红曲10克
枸杞子2.5克 甘草2.5克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基于中医药治疗治疗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四肢麻木,屈伸不利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补虚泻实,筛选出舒筋通络、袪风湿强筋骨、补血活血、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补阴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除红曲、蚕沙用布包外,加入白酒625ml,密闭浸泡40~50天,滤过,得滤液500ml,另取红糖87.5g,溶解于蒸馏水500ml中,滤过,合并滤液,共1000ml,静置,滤过,分装,密封,共装4瓶,每瓶250ml。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均可从医药公司购得,其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2次;或遵医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决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合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金钱白花蛇1.5克 木瓜2.5克 桑寄生5克 玉竹12.5克
续断1.5克 川牛膝2.5克 当归1.5克 川芎3克
红花2.5克 独活1.5克 羌活1.5克 苍术2.5克
穿山龙2.5克 高良姜2.5克 蚕沙3克 红曲10克
枸杞子2.5克 甘草2.5克
以上十八味,除红曲、蚕沙用布包外,其余金钱白花蛇等十六味加白酒(50度)625ml,密闭浸渍30天,滤过,滤液备用;另取红糖87.5g,加水500ml使溶解,滤过,与上述滤液合并静置4小时,滤过,加水调整总量1000ml,分装,即得。
[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按以下重量称取各原料:
金钱白花蛇1.5克 木瓜2.5克 桑寄生5克 玉竹12.5克
续断1.5克 川牛膝2.5克 当归1.5克 川芎3克
红花2.5克 独活1.5克 羌活1.5克 苍术2.5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骨科医院,未经沈阳市骨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7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