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系统、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8074.7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林大朋;刘庆扬;史兵;臧志斌;陈勇;李云峰;何业慎;王学良;毛珊珊;王剑;龙寿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10/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电力线 通信 转换 系统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系统、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光纤网络接入时,大部分光纤都只铺设到小区或到楼宇,若要做到光纤入户则需要在各户重新布线,如果使用光纤入户,通常会遇到安装维护困难问题;另外光纤机械强度低,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现阶段无论是光缆布线还是光纤设备,价格仍较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系统、设备及方法,通过将光纤信号转换为电力线通信信号,在网络入户时,通过覆盖范围非常广的现有配电网络接入,避免了直接用光纤入户所带来的布线困难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系统包括光纤网络、配电网络以及与所述光纤网络和配电网络分别连接的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设备;所述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设备用于当有下行光信号从光纤网络传入时,将所述下行光信号转换为下行电力线通信信号并将所述下行电力线通信信号耦合至所述配电网络,以及用于当有上行电力线通信信号从配电网络传入时,将所述上行电力线通信信号转换为上行光信号并将所述上行光信号发送至所述光纤网络。
其中,所述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设备包括光信号处理单元以及与所述光信号处理单元相连的PLC信号处理单元,所述光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与所述光纤网络相连的接口模块及与所述接口模块相连的光纤调制解调模块,所述PLC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与所述配电网络相连的载波信号耦合模块以及与所述载波信号耦合模块相连的电力线通信处理模块;所述接口模块用于将光纤网络发送的下行光信号传递至光纤调制解调模块,所述光纤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将下行光信号解调为以太网信号并发送至PLC信号处理单元,所述PLC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下行电力线通信信号,所述载波信号耦合模块用于将下行电力线通信信号耦合至配电网络;所述载波信号耦合模块还用于将配电网络发送的上行电力线通信信号耦合至PLC信号处理单元,所述PLC信号处理单元还用于将上行电力线通信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并发送至光纤调制解调模,所述光纤调制解调模块还用于将接收到的以太网信号调制为上行光信号,所述接口模块用于将上行光信号发送至光纤网络。
其中,所述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设备还包括与所述光信号处理单元和PLC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连接的发光指示单元,所述光纤转电力线通信信号通信转换设备还用于当所述光信号处理单元进行上、下行光信号与以太网信号的转换,或者当所述PLC信号处理单元进行以太网信号与上、下行电力线通信信号之间的转换时,驱动所述发光指示单元点亮。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方法,运行于所述的一种光纤转电力线通信转换系统中,包括:S1、光信号处理单元判断是否有下行光信号从光纤网络传入,PLC信号处理单元判断是否有上行电力线通信信号从配电网络传入;S2、当有下行光信号从光纤网络传入时,将所述下行光信号转换为下行电力线通信信号并将所述下行电力线通信信号耦合至所述配电网络;S3、当有上行电力线通信信号从配电网络传入时,将所述上行电力线通信信号转换为上行光信号并将所述上行光信号发送至所述光纤网络。
其中,所述S2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光信号处理单元将下行光信号解调为以太网信号;PLC信号处理单元将以太网信号转换为下行电力线通信信号;PLC信号处理单元将下行电力线通信信号耦合至配电网络。
其中,所述S3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PLC信号处理单元将上行电力线通信信号转换为以太网信号;光信号处理单元将以太网信号调制为上行光信号;光信号处理单元将上行光信号发送至光纤网络。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8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基坑围堰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一锅法制备γ-谷氨酰胺类化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