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8083.6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胡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千叶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5/06;B01F15/06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怡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搅拌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机在医药、食品加工业以及化工业等众多行业中使用广泛,采用搅拌机对于材料加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普通的搅拌机,结构形式单一,进行搅拌的功能少,对于药品加工中搅拌的温度控制尤为重要,现存的搅拌机一般控制温度单一,需要多次搅拌才能满足行业的需求;现有的搅拌机一般分为转筒式和搅轴式两类,转筒式通过料筒的旋转实现物料的搅拌混合,搅轴式料筒固定,通过搅轴带动固装在搅轴上的桨叶的旋转,来实现物料的搅拌混合,此种结构的搅拌机搅拌手段单一,物料混匀效果差。另外,一般的搅拌反应装置,物料由于重力原因,由于受到原材料自身重力的影响,底部搅拌以及流动速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密度较大的物料会沉在搅拌装置的底部,这样不仅搅拌效果差,而且物料很难反映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物料混匀效果好,对物料混合温度、出料温度可调,工作效率高的搅拌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搅拌机,其包括传动装置、容纳装置和搅拌装置,所述的容纳装置上设置传动装置,所述的容纳装置上设置搅拌装置,所述的传动装置与搅拌装置连接,所述的容纳装置由壳套和罐体组成,所述的壳套包裹于罐体外部,所述的壳套与罐体之间分别设置加热装置和降温装置,所述的壳套设置支撑板,所述的罐体上设置连接板,所述的罐体上设置挡流板,所述的罐体上设置过滤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挡流板设置于罐体内部,所述的挡流板设置于罐体内壁,所述的挡流板与连接板连接设置,所述的连接板固定设置于罐体内壁。
优选的是,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于壳套与罐体之间的位置,所述加热装置均匀的设置于罐体外部底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降温装置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的降温装置设置于罐体外部,所述的降温装置由管子组成,所述的降温装置为螺旋式结构,所述的降温装置围绕罐体外部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的过滤装置由过滤塔和滤板组成,所述的过滤塔设置于滤板上,所述的过滤塔由塔顶、支撑杆和过滤桶组成,所述的塔顶为锥形结构,所述的过滤桶为圆柱形,所述的过滤桶为网状结构,所述的过滤桶设置于滤板上,所述的过滤桶上设置支撑杆,所述的塔顶设置于支撑杆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滤板为扇形结构,所述滤板外缘与罐体内壁相匹配,所述的滤板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的滤板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滤板上设置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和形状分别与挡流板或套筒或出料管的外形和尺寸相匹配,所述的滤板上设置下液孔,所述的下液孔上设置过滤塔,所述下液孔内壁与过滤桶外壁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罐体内部设置过滤装置,使混合液或混合物层层过滤,提高混合率,保证混合质量。
此外,对加热装置和降温装置的设置,使搅拌机在工作过程中可对混合所需的温度进行调节。
此外,对挡流板的设置可以使物料或液体在混合过程中,混合更加均匀。
本发明属于对搅拌机技术的一种改进,适用于固体物料或液体物料的混合,在物料混合过程中,使物料混合实现流水线混合,混合过程连续不间断,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本发明对物料进行混合,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A-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容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降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过滤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过滤塔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滤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之B-B向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千叶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千叶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80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