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载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38134.5 申请日: 2013-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3169974A 公开(公告)日: 2013-06-26
发明(设计)人: 田华雨;关秀文;陈学思;焦自学;陈杰;郭兆培;林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45/00 分类号: A61K45/00;A61K47/34;A61P35/00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赵青朵;李玉秋
地址: 130022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药物 载体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材料领域,特别涉及药物载体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生命的重大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2008年全世界约有760万人死于癌症,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1310万(GLOBOCAN2008(IARC)Section of Cancer Information(28/6/2012))。因此,抗肿瘤治疗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

化学疗法是癌症的传统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普遍缺乏选择性,施药后将分布到一些正常器官和组织中,不仅降低了药物的利用度,还对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显著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长期使用化疗药物也会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反而增加了后期治疗的困难。所以,如何提高药物对肿瘤的选择性,降低其在非病变部位的分布,提高药物利用度等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纳米载药体系是将纳米生物技术与药物相结合,以纳米生物材料作载体,药物分子可以通过共价偶联的化学手段或者包裹、吸附等物理手段与基质材料整合在一起形成纳米尺度的颗粒。与传统药物相比,纳米药物具有颗粒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溶解速率,促进药物的吸收,并提高生物利用度;还可以增强药物对病变部位的导向性和对组织的渗透性,控制药物的释放,进而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Shi J,Votruba AR,Farokhzad OC,Langer R.Nanotechnology in Drug Delivery and Tissue Engineering:From Discovery to Applications.Nano Lett.,10(2010):3223–3230.)。

药物智能型可控释放是纳米载药体系重要的特性之一。药物智能型可控释放体系按照来源可分为内部刺激响应型和外部刺激响应型(Lehner R,Wang X,Wolf M,Hunziker P.Designing switchable nanosystem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J.Control.Release.,161(2012):307–316.)。前者包括pH值响应型、氧化还原响应型、酶响应型等,后者包括光、超声和电/磁响应型等。理想的药物释放模式是:纳米药物在体液循环时不释放或者少释放活性药物,而到达病灶部位时,能以一定速度释放活性药物。目前现有技术公开了多种能够感应特殊环境并伴随药物释放的智能型药物载体(Fleige E,Quadir MA,Haag R.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ic nanocarriers for the controlled transport of active compounds: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Adv.Drug Deliv.Rev.,64(2012)866–884.)。但是要达到理想的药物释放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药物载体系统,本发明提供的药物载体系统具有pH值响应性,能智能释放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载体系统,包括:pH敏感遮蔽体系、阳离子载体和负电性药物;

所述pH敏感遮蔽体系为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赖氨酸和谷氨酸的共聚物,或者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共聚物;所述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赖氨酸和谷氨酸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2600~60000;所述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2600~60000;所述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赖氨酸和谷氨酸的共聚物中,所述谷氨酸与赖氨酸的摩尔比为(1.5~50):1;所述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共聚物中,所述天冬氨酸与赖氨酸的摩尔比为(1.5~50):1;所述pH敏感遮蔽体系与阳离子载体的质量比为(0.5~100):1。

优选的,所述阳离子载体与药物的质量比为(0.05~50):1。

优选的,所述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赖氨酸和谷氨酸的共聚物中,所述赖氨酸与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的摩尔比为(10~50):1;所述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赖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共聚物中,所述赖氨酸与超支化的聚乙烯亚胺的摩尔比为(10~50):1。

优选的,所述pH敏感遮蔽体系与阳离子载体的质量比为(20~8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81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