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辊缝调节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39263.6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军;范志慧;郜科红;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26 | 分类号: | B21B31/2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姚姣阳 |
地址: | 2156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辊缝调节固定装置,属于高线精轧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产仿摩根五代高线精轧机组辊箱在调整螺母结构上都采取了耳轴直径为18mm,个别厂家在连接处设置了过渡圆角,在辊箱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调整螺母从耳轴处断裂的现象,造成设备故障,影响线材的正常生产秩序。此套设备在08年至10年总共发生断裂现象为18次,造成了堆钢、爆辊环等一系列不利事件,提高了生产成本,严重制约了设备的生产作业率。另外,按照目前高线线材生产工艺往控温控冷轧制技术方向发展,同时在产品结构上也逐步的生产大规格的线材,也必须要提高调整螺母的强度,保障生产正常;换句话说,调整螺母的强度高低和使用寿命长短直接关系到整个线材生产流程是否顺畅,生产作业率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最后,辊缝值是否固定不变也直接关系到线材外形尺寸的变化,是否产生次品钢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辊缝调节固定装置,使辊缝设定值的不发生变化,确保线材轧制外形尺寸稳定,减少次品产生。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辊缝调节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锥箱箱体两侧的调整装置,所述两侧的调整装置之间通过调整丝杆连接,在所述调整丝杆上还设有经调整螺母安装的轴套式滑轮,在所述轴套式滑轮上设有偏心套滑槽,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安装在锥箱箱体上的法兰轴承座,所述法兰轴承座内通过轴承装配有一根调节轴,所述调节轴下端安装有第一调整齿轮,所述法兰轴承座的上部设有带分度指示孔盖板,将轴承密封在所述法兰轴承座内;所述调节轴的上端套接有锁紧垫片,所述锁紧垫片一端与所述调节轴卡接,另一端设有圆孔通过定位插销固定在所述带分度指示孔盖板上;所述调整丝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二调整齿轮,通过第二调整齿轮与所述第一调整齿轮啮合,在所述调整丝杆的中部设有丝杆固定座,所述轴套式滑轮对称安装在所述丝杆固定座的左右两侧。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是:前述的辊缝调节固定装置,所述调节轴上端的横截面为方形,在所述锁紧垫片上设有与所述调节轴的方形截面配合的方孔。
前述的辊缝调节固定装置,所述调整螺母主体两侧分别设有耳轴,并将调整螺母的耳轴直径由φ18mm改为φ20mm,所述耳轴与调整螺母主体的连接处设置半径5mm的过渡圆角。
进一步的,前述的辊缝调节固定装置,所述带分度指示孔盖板上沿圆周共设有20个φ5mm分度指示孔。
与现有设备先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辊缝调整和固定装置主要应用于高线精轧机组,通过优化调整螺母与滑块的结构,增大耳轴直径,添加过渡圆角,并将原来的加工方式由铸铜改为轧制铜棒加工,不仅增强了调整螺母抗循环反复冲击的能力,降低调整螺母变形乃至断裂的概率;同时,将滑块由方型改为滑轮式,接触方式为线接触,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因滑块变形而导致的辊缝调整不便的现象发生。此外,在辊缝调节完毕,辊缝值设定好之后,通过在带分度指示孔的压盖与锁紧垫片相对齐的孔中间插入定位插销,可以将辊缝值牢牢地锁定在对应值上,消除了因辊箱内偏心套受咬钢时的冲击、设备本身振动,以及调整螺母与丝杆配合间隙偏大后,而引起的辊缝值自动放大的现象,避免了因辊缝放大而产生次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调整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锁紧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带分度指示孔盖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联峰钢铁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9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人脸识别的宿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清理核电厂局部淤积的冲洗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