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除尘管道清灰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9478.8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0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肖祎 |
地址: | 2009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除尘 管道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除尘设备,具体说有关一种炼钢生产除尘产线管道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炼钢除尘就是把炼钢时产生的高温灰尘收集,灰集中处理,干净空气外排大气。其收集流程为:炉内高温烟气→移动弯头→双臂管;以及炉外烟气→屋顶烟罩→单臂管;再分别进入机力风冷器→增压风机→输送管道→布袋除尘器;接着再分开:干净空气→主力风机→排放烟囱以及灰尘→刮板机→斗提机→储灰仓。
炼钢除尘过程主要是以空气作为载体将灰尘收集,进而再将空气和灰尘分离,实现灰尘的收集。移动弯头和屋顶烟罩通过气流将灰尘吸入管道内。在机力风冷器内实现烟气的初步分离和降温,较大的固体颗粒会在这里过滤下去。较小的固体颗粒通过增压风机增速,通过输送管道进入到布袋除尘器内。在布袋除尘器内实现固体颗粒和空气的彻底分离。灰尘通过刮板机、斗提机进入到储灰仓内。干净空气通过排放烟囱或烟筒排入大气。其中在较小的固体颗粒通过增压风机增速输送到布袋除尘器过程中,需要较远的距离,其中一部分小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会沉淀下来,落在输送管道内,为了保证管道的畅通,这些沉淀下来的小固体颗粒需要定期清理。目前一般是采用人力清灰,而人力清灰存在以下问题:
炼钢电炉的灰尘都是通过管道连接到除尘器,通常大概一个季度,烟道需要清灰一次;采用人力清灰,一个人用铁锹将灰尘装在塑料袋里面,两个人拖正布袋口,装满后,两个人在把塑料袋拖到卸灰口倒下去,平常需要十几个人耗时一周来完成整个过程;而管道内环境恶劣,灰尘大,这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许多人在管道内作业,造成管道内氧气消耗快,长时间工作体力消耗大,并且出汗后,灰尘粘在脸上,特别难过。
因此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清灰辅助设备,最大限度减少人力操作来完成清灰过程,实现省时省力,同时保证协力员工的身体安全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炼钢除尘管道清灰小车,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力操作来完成清灰过程,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发明的炼钢除尘管道清灰小车,包括:车架、集灰机构、包括有驱动链轮的动力装置、刮板链条;所述集灰机构和动力装置分别固定在车架上并通过所述刮板链条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驱动链轮带动刮板链条以驱动集灰机构运行,以在小车前行时进行除尘管道清灰。
其中,所述集灰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伸缩杆、集灰板、由所述刮板链条传动的导向链轮和集灰链轮、分别供导向链轮和集灰链轮安装的第一轴和第二轴、供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支承的第一轴承座、供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铰接支承的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车架、第二和第三轴承座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二、第三轴承座分别安装在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底边上,以保证导向链轮和集灰链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刮板链条形成一个和地面平行的一个刮灰面;所述伸缩杆通过螺纹配合套设有六角套筒,以便通过旋转所述六角套筒调整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并相应使所述集灰机构下降和上升而调节到所要求的水平面。
其中,所述刮板链条,包括双排链条和安装在双排链条上的刮板;所述导向链轮、集灰链轮、驱动链轮通过所述双排链条连接。
所述的炼钢除尘管道清灰小车,还包括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安装在车架上以罩覆所述刮板链条;所述第二保护罩罩覆动力装置以保护动力装置的链条。
其中,所述车架,包括:框架,包括吊板、上支承板和下支承板,所述集灰机构和所述动力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吊板和上支承板上,所述框架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容置集灰机构,所述第二空间为储灰仓,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由隔灰板隔开;第一保护罩支架,用于固定安装第一保护罩;前、后车轮,分别安装在所述下支承板之下的相应位置。
其中,所述吊板、上下支承板由钢板构成,通过工字钢、角铁和筋板焊接而成所述框架;工字钢和吊板组成一个两边对称的矩形。
其中,所述框架还安装有卸灰门、合页和车把手。
其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支承板上的轴承座、安装在所述轴承座上的轴、安装在所述上支承板上的减速箱支承板、支承安装在减速箱支承板上的带马达的减速箱、安装在减速箱输出轴上的主动链轮、安装在所述轴上的驱动链轮和被动链轮、连接所述被动链轮和主动链轮的链条;轴承座、减速箱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的上支承板上;带马达的减速箱通过螺栓固定在减速箱支承板上;减速箱输出轴通过主动链轮、链条、被动链轮带动轴转动,以使轴上的驱动链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特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94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