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电器开关新型分合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0016.8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羿庆海;周晓默;张哲;李守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永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28 | 分类号: | H01H33/2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电器 开关 新型 分合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高压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压电器开关新型分合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设备近年发展趋势为加大节能环保、高可靠少(免)维护开关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加强小型化、大容量、共箱型技术与产品研制。现有的高压开关操动机构经过多年研究、发展,其基础理论及结构等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但是现有开关设备的传动结构、导电回路、绝缘结构设计为分体式设计,这样就造成了现有开关结构以下的局限性:
1、现有的主回路开断元件虽然采用了外形小巧的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仍然暴露在空气中。相间和对地仍需加装绝缘盒或绝缘隔板,这样导致了外形复杂,笨重,而且加工制作难度大,成本高。
2、现有的一次导电回路由多级元件组成——开断动触头、导电夹、软连接、导电杆、出线端子,这样通过导电夹、软连接和导电杆进行一次回路的导电结构复杂,接触电阻高、发热量大,并且导流能力差,由于软连接结构工作形状的局限作用,电场分布不均,易产生局部场强过大,从而发生绝缘击穿故障。
3、现有的传动部分——通过绝缘拉杆与导电回路连接传动实现高低压隔离:通过绝缘拉杆保证绝缘能力,从而使主轴远离一次导电部分,通过两组摇臂和绝缘拉杆组成的传动系统,不仅传动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而且拆装调试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电器开关新型分合传动装置,可以大大简化一次导电回路和传动机构,减少了开关设备的重量,节省高压电器开关的成本。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高压电器开关新型分合传动装置,包括导电杆和用于驱动导电杆往复运动的开关驱动装置,所述的开关驱动装置与导电杆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的绝缘层为包覆在导电杆的外周壁的绝缘套,所述导电杆的一端电连接高压开关的开断动触头,另一端电连接与开断动触头对应的高压开关的出线端。
还包括有用于缓冲及保持导电杆与开断动触头接触压力的触头弹簧,触头弹簧设置在导电杆与开断动触头电连接的一端。
所述的开关驱动装置包括操动机构、传动杆、驱动主轴,所述的操动机构通过输出拐臂连接传动杆的一端,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输入拐臂连接驱动主轴的一端,所述的驱动主轴上设置有双耳拔叉拐臂,所述的驱动主轴通过双耳拔叉拐臂驱动导电杆往复运动。
所述导电杆与高压开关动触头出线端同轴,导电杆与动触头出线端滑动电连接。
所述绝缘套与导电杆间为紧配合,所述的触头弹簧套装在绝缘套的外表面,绝缘套外表面靠近开断动触头一端设置有爬电伞裙,触头弹簧一端压在爬电伞裙的端部,另一端通过滑动压簧片与双耳拨叉拐臂配合连接。
所述绝缘套与导电杆间为间隙滑动配合,靠近开断动触头端的绝缘套向外凸起形成绝缘罩,所述动触头弹簧套接在绝缘罩内的导电杆上,且触头弹簧一端与绝缘罩端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电杆上凸起的限位台阶固定连接。
所述的双耳拨叉拐臂为绝缘外层浇注形成,整体圆弧过渡。
本发明通过在两侧出线端子间,设计外包覆固体绝缘层的导电杆,绝缘导电杆一端与开断元件动触头直接连接,另一端与出线端子通过带有导向的滑动导电组件连接(也可采用导线相连的柔性连接),绝缘主轴绝缘拐臂旋转摆动带动导电杆直线往复运动,从而避免使用绝缘拉杆、导电夹、软连接等繁琐元件,触头压力弹簧可直接作用于外绝缘导电杆上,而且把绝缘部分直接做到导电杆的外部,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使整体的结构紧凑、简单化、小型化,拆卸维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高压电器开关新型分合传动装置,包括导电杆2和用于驱动导电杆2往复运动的开关驱动装置,所述的开关驱动装置与导电杆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为包覆在导电杆2的外周壁的绝缘套3,所述导电杆2的一端电连接高压开关的开断动触头7,另一端电连接与开断动触头7对应的高压开关的出线端13。
还包括有用于缓冲及保持导电杆2与开断动触头7接触压力的触头弹簧5,触头弹簧5设置在导电杆2与开断动触头7电连接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永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昌永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大热输入焊接超低温用钢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车外解除手刹抱死的管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