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0392.7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3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聪;青木孝畅;松山真也;近藤隼人;小川直辉;镰田干夫;渡边相树;铃木靖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21/00 | 分类号: | B41F2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其包括片材翻转机构,在片材正面上执行例如印刷等处理并随后在片材的反面上执行例如印刷等处理。
背景技术
常规地,已经提出一种包括片材翻转机构的片材馈送偏置旋转印刷机,其在片材正面上印刷并随后当将片材反转时在片材的反面上印刷。常规的装备有翻转机构的片材馈送偏置旋转印刷机包括第一印刷单元、第二印刷单元和片材翻转单元,所述第一印刷单元在片材的正面上印刷,所述第二印刷单元布置成与第一印刷单元相邻并在片材的反面上印刷,所述片材翻转单元在第一印刷单元和第二印刷单元之间的间隔中将片材反转。以这种布置,一个印刷机能够进行单面和双面印刷。
然而,上述装备有翻转机构的传统的片材馈送偏置旋转印刷机独立地设置有在片材的正面上进行印刷的第一印刷单元和在片材的反面上进行印刷的第二印刷单元,因此,整个印刷机占据空间大并具有大尺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片材的正面和反面上印刷的紧凑的片材处理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处理设备,包括:片材供给装置,所述片材供给装置一片接一片地供给片材;第一滚筒,其包括至少一个夹具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夹具装置夹住从所述片材供给装置供给的片材的一个边缘,所述第一滚筒通过所述夹具装置夹住和传送片材;处理装置,其处理由所述第一滚筒传送的片材;片材释放装置,其释放由所述处理装置处理过的片材;和传送装置,其包括多个夹具装置,所述多个夹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翻转夹具装置,所述至少一个翻转夹具装置夹住和保持片材的另一边缘,所述传送装置在通过所述多个夹具装置的夹持变化依次地传递片材的同时传送已经经过单面处理的并从所述第一滚筒接收的片材,在传送过程中翻转片材,并将片材供给到所述第一滚筒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通过所述多个夹具装置中的一个夹具装置夹住和传送片材的一个边缘;和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所述翻转摆臂轴预夹持夹具被支撑成能够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摆动,通过所述翻转夹具装置接收由所述第二滚筒传送的片材的另一边缘,并且通过夹持变化将所接收到的片材的另一边缘传递至所述第一滚筒的所述夹具装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片材传送操作和翻转操作仅由夹具装置的夹持变化来执行,所以能够获得高的正面/反面定位精度。而且,由于正面印刷和反面印刷使用同一印刷滚筒进行,所以能够获得在片材上进行高质量双面印刷而不增加整个设备的尺寸的紧凑的数字印刷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字印刷设备的示意性布置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摆臂轴预夹持夹具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传送路径切换凸轮机构的布置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片材卸放滚筒和第二卸放侧传递滚筒中的卸放侧片材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卸放侧片材夹持机构以及印刷滚筒和馈送侧传递滚筒中的馈送侧夹持机构;
图6是在预翻转两倍直径滚筒中与片材尺寸相对应的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用于数字印刷设备的控制系统的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8A至8E是示出在数字印刷设备中的印刷过程(1)至(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片材处理设备在下文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数字印刷设备的布置
根据该实施例的数字印刷设备1(片材处理设备)包括片材馈送装置2(片材供给装置)、数字印刷单元3(处理单元)和片材卸放装置4(片材释放装置),如图1所示。
片材馈送装置2包括堆板21和吸附器装置23,多个片材S1堆叠在所述堆板21上,所述吸附器装置23将堆板21上的顶部片材S1传送到馈送装置板FB上。吸附器装置23包括一对吸口23a和23b,所述吸口23a和23b经由连续供给阀26和间歇供给阀27连接至负压源25。
连续供给阀26和间歇供给阀27在不同的时刻能够使或不使吸口23a和23b利用来自负压源25的负压实现吸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森公司,未经小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