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标志物应用于制备治疗制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0498.7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刘静;孙曙明;叶茂;朱敏;张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A61K48/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袁靖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淋巴细胞 白血病 分子 标志 应用于 制备 治疗 制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与临床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个与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分子的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STIP(septin and tuftelin interacting proteins),又名TFIP11(Tuftelin-interacting Protein11),位于人类染色体22q12.1,是一种具有G-patch结构域,卷曲螺旋和几个短的色氨酸-色氨酸重复序列,该蛋白的基因序列在genebank中的登录号为NM_01121143(Tv11)/NM_0011008697(Tv2),在多细胞动物中高度保守的核磷酸化蛋白,与剪接体相关。STIP最初定位于小鼠牙齿成釉细胞(amleoblasts)的顶尖分泌池,在HEK293细胞中发现其定位于靠近SC35核斑点的亚核结构。STIP为线虫的胚胎发育所必需分子。
STIP在恶性血液肿瘤中的作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首次研究发现,STIP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在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和患者中高表达。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ARH-77中STIP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在B淋巴细胞白血病ARH-77细胞中采用siRNA下调STIP基因表达后可抑制ARH-77细胞增殖,增加ARH-77细胞的死亡率,减少ARH-77细胞的恶性增殖潜能,阻滞细胞周期在S期。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下调STIP的表达后,pERK1/2活性显著降低,p21的表达下调。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表明STIP与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和恶性增殖密切相关,STIP是一个可用于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和治疗的新分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个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且目前,已发现的与这些疾病发病相关的分子较少的现状,提供一种作为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的分子标志物STIP的应用方法,该分子的发现将进一步推动恶性血液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一种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标志物应用于制备治疗制剂的方法,该分子标志物用于制备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制剂,所述的分子标志物为STIP,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基因转录本序列为SEQ ID NO.2或3。
所述的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制剂包括RNA干扰制剂。
所述的RNA干扰制剂包括:
正义链CCUGUUAAGCAGGACGACUTT,
反义链AGUCGUCCUGCUUAACAGGTT。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和有益效果:
STIP的表达在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明显增高,表明STIP与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新的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分子标志物,在淋巴细胞白血病ARH-77细胞中,干扰STIP表达可抑制肿瘤增殖,增加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潜能,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表明STIP是一个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潜在新靶标。该发明对研究白血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单纯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TIP的表达情况;
图2为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白血病细胞株及其正常人永生化的B淋巴细胞中STIP蛋白的表达情况;
图3为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单纯性贫血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TIP蛋白的表达情况;
图4为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红色为STIP,蓝色显示细胞核)和Western Blot分析STIP在ARH77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
图5为在ARH-77细胞中采用siRNA干扰STIP蛋白的表达;
图6为在ARH-77细胞中采用siRNA干扰STIP表达后细胞死亡率(FL2-M1百分率)明显增加的图片(三次独立实验的代表性结果);
图7为在ARH-77细胞中采用siRNA干扰STIP的表达后细胞增殖速率明显减慢(a)及细胞恶性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的图片(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体组织粘合剂涂敷用具
- 下一篇:利用钙盐制备烟用丝状碳质热源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