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0555.1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5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金春水;靳京城;李春;邓文渊;常艳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11 | 分类号: | G02B1/11;C23C14/06;C23C14/22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93 纳米 光大 角度 反射 薄膜 元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薄膜元件包括:
在CaF2基底上依次交替形成的MgF2薄膜层和LaF3薄膜层;MgF2薄膜层共为四层,LaF3薄膜层共为三层,每层LaF3薄膜层的厚度为29.7-30.3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MgF2薄膜层的厚度为2.2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gF2薄膜层和LaF3薄膜层均通过真空热沉积的方法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元件的膜系从下到上依次为43.7nm厚的MgF2薄膜层,30.1nm厚的LaF3薄膜层,50.2nm厚的MgF2薄膜层,30.1nm厚的LaF3薄膜层,50.3nm厚的MgF2薄膜层,30.0nm厚的LaF3薄膜层,2.2nm厚的MgF2薄膜层。
5.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CaF2作为镀膜基底,采用真空热沉积方法在两块基底上分别沉积单层LaF3薄膜层和单层MgF2薄膜层,对单层MgF2薄膜层和单层LaF3薄膜层进行光学常数解析,获得单层MgF2薄膜层和单层LaF3薄膜层在193nm工作波段处的折射率和消光系数;
(2)对步骤(1)中进行光学常数解析后的单层LaF3薄膜层进行厚度优化,确定单层LaF3薄膜层在光谱指标不受影响下的最小厚度,所述的最小厚度为LaF3薄膜层与MgF2薄膜层组成的多层膜系中每层LaF3薄膜层的厚度;
(3)根据步骤(2)得到的每层LaF3薄膜层的厚度,采用真空热沉积方法在CaF2基底上依次交替沉积MgF2薄膜层和LaF3薄膜层,MgF2薄膜层共沉积四层,LaF3薄膜层共沉积三层,三层LaF3薄膜层的总厚度为89-91nm,得到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层MgF2薄膜层的厚度为300nm,单层LaF3薄膜层的厚度为10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MgF2薄膜层的厚度为2.2n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193纳米P光大角度减反射薄膜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热沉积方法对基底的加热温度为300℃,沉积速率为0.6n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55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燃料环保节能炉及余热回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隔音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