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多种标识技术的ERP数据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40900.1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8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宫业科;刘建涛;梁倩;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6Q1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多种 标识 技术 erp 数据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编码识别技术的ERP数据识别方法,适用于编码标识系统和ERP系统结合应用的数据传递。具体地说是一种支持多种标识技术的ERP数据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编码标识技术的发展,标识标签已经变得信息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并能方便携带、自动识读,企业通过使用现代标识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数据采集和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现代企业已经大量使用了基于各种标识技术的离线应用。
另一方面为了决策者的需要,企业的物流信息需要及时准确的录入ERP系统,管理的品种越多、信息量越大,录入的代码量也就越大,并且由于代码录入工作繁重,往往会造成录入错误,进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因此如何将编码标识系统和ERP系统进行连接和整合,实现更高效和自动化的企业管理变得现实而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持多种标识技术的ERP数据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步骤如下:
1)不区分编码存储介质,一次读取完成多个编码的录入;
2)ERP系统提供编码规则定义功能描述编码构成;定义编码中包含的主编码对象,主编码对象必须是物料、批号、单件三个中的一个,不允许多选,确定主编码对象可以确定编码录入的粒度,当主编码对象为物料时,编码录入的粒度为分录行,当主编码对象为批号时,编码录入的粒度为辅助分录行,当主编码对象为单件时,编码录入的粒度为单件记录;
3)定义编码中各编码对象的正则表达式,标注当前编码对象在识别结果字符串中的取值位置,以及此编码对象编码对应的ERP编码转换列表,还包括:
(1)读取编码配置文件;
(2)接收识别结果字符串;
(3)识别主编码对象并根据正则表达式读取主编码对象编码;
(4)根据主编码对象判断编码明细粒度,按物料、批号、单件的次序判断其他编码是通过正则表达式读取,还是需要通过数据库读取,确定后读取编码;
(5)将读取的编码转换为系统编码;
(6)在系统中校验编码的合法性;
(7)完成编码自动录入;
4)通过正则表达式解析编码并自动完成录入。
本发明的优异效果:该方法允许用户对需要识别的编码对象,包括物料编号、货位编号、批次号、单件号进行一次识别,自动完成多个编码对象的单据录入,编码存储载体可以任意选择条形码、二维码或者RFID。通过此方法,可以方便的完成从线下到线上的数据传输,提高编码录入的效率和准确性。该方法利用编码配置表和正则表达式解决了:1.编码识别软件不区分编码对象类型问题;2.多个编码对象组合编码识别后拆分问题;3.识别结果自动录入单据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编码识别流程示意图;
图2ERP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企业方确定使用编码标签的品种,并根据管理需求确定编码内容和编码规则,通过标签打印机和贴标设备打印并粘贴标签到物料或设备。
在收发货环节使用标签识别工具识别标签,并将识别结果字符串传递到ERP系统。
ERP系统编码分析器读取编码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中的解析正则表达式解析结果字符串。
ERP系统接收解析结果,进行编码合法性校验,通过后填充形成ERP单据信息。
a)根据主编码对象确定品种编码粒度,按照单件码->批号码->物料码的顺序获取编码,并转换为系统编码。
b)校验系统编码的合法性,并将合法的系统编码填充到单据相应字段,完成单据编码信息的录入。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对具体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请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0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