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呋虫胺与氟酰脲的杀虫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42153.5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葛尧伦;葛大鹏;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1/00 | 分类号: | A01N51/00;A01P7/04;A01N4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呋虫胺 氟酰脲 杀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呋虫胺与氟酰脲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呋虫胺为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第三代烟碱类杀虫剂。其与现有的烟碱类杀虫剂的化学结构可谓大相径庭,它的四氢呋喃基取代了以前的氯代吡啶基、氯代噻唑基,并不含卤族元素。同时,在性能方面也与烟碱有所不同,故而,目前人们将其称为“呋喃烟碱”。该药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杀虫谱广等特点,且对哺乳动物,鸟类等十分安全,对作物无药害,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烟叶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及其抗性品系,同时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双翅目、甲虫目和总翅目害虫有高效,并对蜚蠊、自蚁、家蝇等卫生害虫有高效。呋虫胺的化学名称: (EZ)-(RS)-1-甲基-2-硝基-3-(四氢-3-呋喃甲基)胍,其化学结构式为 。
氟酰脲(双苯氟脲)是新一代苯甲酰脲类杀虫剂,防治水果,蔬菜,棉花,玉米等多种作物的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双翅目幼虫,粉虱等虫。氟酰脲的化学名称为N-[[3-氯-4-[1,1,2-三氟-2-(三氟甲氧基)乙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2,6-双氟苯甲酰胺,其化学结构式为:。
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病虫害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通过化学防治害虫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害虫抗药性的产生。而且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虫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虫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虫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害虫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虫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在室内筛选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呋虫胺与氟酰脲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关于呋虫胺与氟酰脲复配的杀虫组合物及应用目前尚无人报道过。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农药杀虫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烟叶等多种作物上的蚜虫、叶蝉、飞虱、蓟马、粉虱,同时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双翅目、甲虫目和总翅目害虫有高效。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含有呋虫胺与氟酰脲的杀虫组合物,该杀虫组合物中有效成分呋虫胺与氟酰脲的质量比为1~40∶40~1,所述的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经毒力测定实验验证,呋虫胺与氟酰脲的质量比例在1~40∶40~1时,增效效果较好。
所述的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可以配制的农药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胶囊剂。呋虫胺与氟酰脲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1%~80%,其中占5%~50%时,毒性和残留达到较好的平衡,成本也较低。
本发明所述杀虫组合物配制成的农药剂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乳油制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氟酰脲1~40份;呋虫胺1~40份;常规乳化剂10~30份;常规溶剂 20~50份;常规增效剂1~5份。该乳油制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有效成分呋虫胺与氟酰脲加入溶剂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乳化剂、增效剂搅拌均匀后成均一透明的油状液体,灌装,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乳油制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为悬浮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氟酰脲1~40份;呋虫胺1~40份;分散剂5~20份;防冻剂1~5份;增稠剂0.1~2份;消泡剂0.1~0.8份;促渗剂0~10份;pH值调节剂0.1~5份;水,余量。该悬浮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先将其他助剂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有效成分呋虫胺与氟酰脲,在磨球机中磨球2~3小时,使粒直径均在5mm以下,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悬浮剂制剂。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是可湿性粉剂,组分的质量份数为:氟酰脲1~40份;呋虫胺1~40份;分散剂3~10份;湿润剂1~5份;填料,余量。该可湿性粉剂的具体生产步骤为:按上述配方将有效成分呋虫胺与氟酰脲以及分散剂、润湿剂和填料混合,在搅拌釜中均匀搅拌,经气流粉碎机后在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21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