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类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3002.1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02 | 分类号: | B23B45/02;B23B4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钻类工具。
背景技术
钻类工具一般是通过马达提供旋转动力,通过行星齿轮进行减速传动,通过主轴将旋转传递到钻类工具的夹头。钻类工具的夹头上可以安装合适的配件以实现所需要的功能。
钻类工具的主轴上一般固定有轴承,轴承可以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以使主轴能够较好的进行旋转。为了使主轴旋转的比较稳定,钻类工具的主轴上一般安装有两个轴承。这两个轴承相隔一段距离来支撑主轴。这两个轴承相隔的距离如果太近,主轴在旋转时晃动就会比较厉害,所以钻类工具的主轴一般设计的比较长,这两个轴承直接固定在主轴的两端以防止主轴在旋转时剧烈晃动。而这样的设计就可能增加主轴的长度,从而导致钻类工具的长度增加,体积变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钻类工具。
一种钻类工具,包括:机壳,位于机壳中输出旋转运动的马达,传递马达输出的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系,由所述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系驱动旋转的主轴,安装在所述主轴上的夹头,用于支撑主轴的前轴承和后轴承;所述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系包括行星轮、以及用于支撑行星轮的行星架,所述前轴承支撑在所述主轴上靠近夹头的一侧,所述行星轮和行星架之间设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与所述主轴周向固定连接,所述后轴承至少部分支撑在所述支撑圈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轴承与所述行星架沿轴向部分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之间设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用于将马达的旋转动力单向传递给主轴,所述自锁机构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系连接并用来驱动所述主轴的转接盘,相对所述机壳固定连接的固定盘,用来连接所述转接盘和固定盘实现单向传动的中间传递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架的一侧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行星轮的销轴,所述销轴穿过所述支撑圈并且所述销轴与支撑圈沿行星架的旋转方向设有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圈的环面上设有腰形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腰形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销轴与所述腰形孔的数量均为五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星齿轮系包括多个行星轮与行星架,所述支撑圈设置在距离夹头最近的行星轮和行星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类工具还包括固定于机壳上的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钻类工具还包括限制前轴承沿主轴滑动的限位圈,所述主轴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圈固定于所述限位槽中。
上述钻类工具将后轴承至少部分支撑在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支撑圈上,这样后轴承的位置向马达方向移动,相对于常用的钻类工具分别将前轴承与后轴承全部支撑在主轴上的方式,该钻类工具可以在保证主轴旋转时不剧烈晃动的情况下缩短主轴的长度,从而缩短该钻类工具的长度,使该钻类工具具有体积较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钻类工具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钻类工具部分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钻类工具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钻类工具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钻类工具沿C-C线的剖视图。
钻类工具100机壳110 马达120
主轴140夹头150 手柄160
电池170电机轴122 第一行星轮132
第一行星架134第二行星轮136 第二行星架138
第三行星轮131第三行星架133 支脚133a
销轴133b 前轴承142 后轴承144
支撑圈146腰形孔146a转接盘148
花键齿148a 花形齿141 固定盘143
限位圈145滚柱147 限位槽149
触发器16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3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