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苯衍生物在制备镇痛抗炎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3361.7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6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蔡少青;叶加;徐风;李晨;杨华;万丹;高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9 | 分类号: | A61K31/09;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衍生物 制备 镇痛 抗炎药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细辛的多种有效单体成分在制备镇痛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细辛为传统常用的中药,用于治疗风寒头痛、痰饮喘咳、关节疼痛、牙痛等疾病。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Schmidt 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var.seoulense Nakai或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的干燥根及根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细辛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作用。
目前对细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对其给药后体内可吸收成分的研究尚属空白。发明人将细辛鼻腔给药后通过相关研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从血浆和脑脊液中找到4个主要的可吸收成分:3,5-二甲氧基甲苯、2,3,5-三甲氧基甲苯、3,4,5-三甲氧基甲苯、甲基丁香酚,并对其镇痛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
在这4个吸收成分中,3,4,5-三甲氧基甲苯有体外抗炎活性报道,其能够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NO产生,IC50为1.4×10-6M(Chemistry & Biodiversity,2008,5(2):346-351)。甲基丁香酚有镇痛活性报道,口服给药10mg/kg对福尔马林致痛反应的第二相疼痛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6,553(1-3):99-103);并且其能够抑制干扰素γ(IFN-γ)和LPS诱导的NO的生成以及减少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提示其具有体外抗炎活性(Free Radical Research,2010,44(8):925-935)。
在以上这些化合物中,3,5-二甲氧基甲苯、2,3,5-三甲氧基甲苯、3,4,5-三甲氧基甲苯的镇痛作用未见报道;3,5-二甲氧基甲苯、2,3,5-三甲氧基甲苯、3,4,5-三甲氧基甲苯、甲基丁香酚的体内抗炎作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细辛有效成分在制备镇痛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研究的4种化合物涉及细辛给药后可吸收进入体内的4种主要化学成分,它们的化学结构如下,可从天然药物中分离制备得到,也可通过化学合成制备得到。
本发明通过小鼠醋酸扭体实验,首次发现3,5-二甲氧基甲苯、2,3,5-三甲氧基甲苯、3,4,5-三甲氧基甲苯具有镇痛作用。
本发明通过小鼠鼠耳肿胀实验,首次发现3,5-二甲氧基甲苯、2,3,5-三甲氧基甲苯、3,4,5-三甲氧基甲苯、甲基丁香酚具有体内抗炎作用。
本发明通过小鼠醋酸扭体及温浴甩尾试验,首次发现3,5-二甲氧基甲苯、2,3,5-三甲氧基甲苯、3,4,5-三甲氧基甲苯、甲基丁香酚4个化合物的组合具有镇痛作用。
本发明通过药理实验发现细辛中4个单体成分及其组合的镇痛抗炎药理活性,能用于制备具有相应作用的药物,有利于进行新型镇痛抗炎药物的研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可用于制备镇痛抗炎药物的实质内容,以下通过具体实验实施例来作进一步的阐释。以下实施例均为说明性的,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受试单体化合物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1 材料
1.1 动物
ICR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北京大学实验动物部提供(许可证号:SCXK11-00-0008)。动物饲养于标准环境:温度(23±1)℃,相对湿度(55±5)%,明暗周期12h/12h,标准颗粒饲料喂养。
1.2 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33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