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频炉炉衬修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3407.5 | 申请日: | 2013-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程双华;赵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全柴天和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炉衬 修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频炉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中频炉炉衬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中频炉炉衬或炉口挂渣必须清理后才能使用,清理过程中会造成炉衬局部开裂,这样会造成漏炉事故,炉衬出现局部开裂后必须对炉衬进行重新筑炉,造成筑炉材料的浪费。另外,炉体磁轭或线圈发生故障时,必须把炉口区上部拆掉才能进行检查和维修,必须重新筑炉口后才能使用。重新筑炉衬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1、筑炉材料费用高:重新筑炉需要炉衬胎膜模、材料约1.6万元;(见图1)
2、炉衬烘干电量浪费大:重筑炉衬烘炉浪费电费为21(小时)×600(度/小时)×0.8(元/度)=10080元;
3、炉体冷却时间长:重筑炉衬从炉体倒空、冷却至常温时间长约需46—48小时;
4、重新筑炉需要修炉人员4-6名,工作24小时(3个工作日),时间长,劳动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频炉的炉衬的修补方法,可以不必每次都进行重新筑炉衬,这样可以减少大量的浪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中频炉炉衬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检查、修复中频炉炉体磁轭或线圈后,将炉衬清理干净;
B. 铺好云母纸后把小的炉衬胎膜(直径比原炉衬直径小2公分,深度为80公分)放置到待修补的截面以下5公分处,校正后采用焊接三点支撑点的方式固定小的炉衬胎膜;(见图2)
C. 小的炉衬胎膜的四周与炉衬结合面用塑性料封好,再用5%-8%硼酸加水溶解刷炉衬截面;
D. 向原炉衬上方空间内倒入石英砂,每次带入累计高度15公分以上,并用手叉排气,再用电叉叉紧实,依次类推,直至使石英砂至中频炉炉口压环处,再用手锤按顺时针方向在炉衬外壁上敲打多遍至紧实;
E. 从出铁槽取出原先加入的石英砂,加入8%水玻璃拌匀后倒入出铁槽成型并捣实炉衬;(见图3)
F. 修好炉衬后加入取出的石英砂平至炉口冷启,5小时后进铁水,再升温至1550℃后,保温1小时后浇铸,冷却既得。
本发明的优点:
1、采用局部修补的方式,不需要重新筑炉,使用小的炉衬胎膜,可以减少修补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和原材料的使用;
2、缩短筑炉时间:从炉口压环螺栓装好后到出铁水只需9—10小时;
3、维持公司的正常生产秩序:因为局部修补或只修炉口区另一台中频炉可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修补方法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部分步骤状态示意图,其中标号分别为:
1、新炉衬 2、炉衬胎膜 3、原炉衬 4、出铁槽 5、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2、3,中频炉炉衬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检查、修复中频炉炉体磁轭或线圈后,将炉衬清理干净;
B. 铺好云母纸后把小的炉衬胎膜(直径比原炉衬直径小2公分,深度为80公分)放置到待修补的截面以下5公分处,校正后采用焊接三点支撑点的方式固定小的炉衬胎膜;(见图2)
C. 小的炉衬胎膜的四周与炉衬结合面用塑性料封好,再用5%-8%硼酸加水溶解刷炉衬截面;
D. 向原炉衬上方空间内倒入石英砂,每次带入累计高度15公分以上,并用手叉排气,再用电叉叉紧实,依次类推,直至使石英砂至中频炉炉口压环处,再用手锤按顺时针方向在炉衬外壁上敲打多遍至紧实;
E. 从出铁槽取出原先加入的石英砂,加入8%水玻璃拌匀后倒入出铁槽成型并捣实炉衬;(见图3)
F. 修好炉衬后加入取出的石英砂平至炉口冷启,5小时后进铁水,再升温至1550℃后,保温1小时后浇铸,冷却既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全柴天和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全柴天和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34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均电流迟滞模式的开关电源控制器
- 下一篇:外转子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