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阴茎的避孕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3569.9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卢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泉生 |
主分类号: | A61F6/04 | 分类号: | A61F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阴茎 避孕 方法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人类使用避孕套罩以隔离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项技术领域。
2.背景技术
就发明人所知,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避孕套主要用于在性交中阻止人类的精子和卵子结合,防止怀孕。除此之外,避孕套也有防止淋病、艾滋病等性病传播的作用,现在的避孕套原料通常是用天然(胶乳)橡胶或聚亚安酯。美国慈善家、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基金会已经决定将提供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另外提供100万美元的额外奖励,并在今年3月26日在官方网站发布,无论学生、科学家、企业家,只要能为避孕套带来革新,研究出新型避孕套的人即可获得额外奖励。“悬赏征集一项革命性避孕套的研发,希望满足男女适用特点,进一步防止艾滋病和意外怀孕。”此次新型避孕套主要从男女适用角度出发,让男女避孕套更容易使用。该基金会声明称:“不论从减少意外受孕危险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预防艾滋病或其他性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种新产品将令全球人类健康受益。”基金会项目官员沃德表示:“我们承认,虽然现在的避孕套是廉价和可靠的,但它们有一个缺点,太多的用户认为其减少和破坏了性快感。”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估计,全世界每年生产避孕套150亿只,用户约7.5亿人。而避孕套出现至今已经约400年,在过去50年间只有很少的技术革新。该基金会声明称:“不论从减少意外受孕危险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预防艾滋病或其他性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种新产品将令全球人类健康受益。”基金会指出,为了增加避孕套使用率,新一代产品在材料、形状和设计上必须更容易使用,譬如方便拿取的包装,或是简化穿戴过程等。新发明要求对两性来说都更加方便,例如包装或设计能方便避孕套的正确使用等,同时希望新设计能够突出和克服不同文化背景的使用障碍。希望新型避孕套的使用能够增强用户体验的新型安全材料、新型安全套形状和设计。借用其他领域的知识(如神经生物学、血管生物学)以增加人们佩戴安全套意愿的新策略,本人是从避孕套的外形结构上考虑而设计。能为美国慈善家、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基金会提供的课题方案搞点设计是我的荣幸,本发明就是集于上述原因而研究设计的。
3、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阴茎的避孕方法,该方法的结构是由储精囊1、精液通道口2、基座3、内圈吸盘4、外圈吸盘5组成的。
其特征在于:避孕套的基体3设置为冠状结构,冠状结构与阴茎头6形状相同,在基体3的中心设置一个中心孔,便于精液的通过,在基体3的外部设置一个储精囊1,便于收集经过精液通道口2流入的精液;在基体3的内部设置有内圈吸盘4和外圈吸盘5,通过挤压基体3上的内圈吸盘4和外圈吸盘5,使其吸附在阴茎头6上;该方法依据冠状吸盘挤压产生负压吸附的原理,在阴茎勃起时,要求精液通道口2正对阴茎口,用手把吸附阴茎避孕套正中挤压在勃起的阴茎头6上,达到吸附阴茎头6的作用,房事时阴茎头6与吸附阴茎的避孕套成为一个往复运动的整体,阴茎头6射出的精子通过精液通道口2进入到储精囊1内,达到避孕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适用。
4、附图说明
图1为吸附阴茎避孕套主视剖面图,图2为吸附阴茎避孕套仰视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吸附阴茎的避孕方法示意图中表示的结构是由储精囊1、精液通道口2、基体3、内圈吸盘4、外圈吸盘5组成,图中的虚影图为阴茎头6,其特征在于:避孕套的基体3设置为冠状结构,冠状结构与阴茎头6形状相同,在基体3的中心设置一个中心孔,便于精液的通过,在基体3的外部设置一个储精囊1,便于收集经过精液通道口2流入的精液;在基体3的内部设置有内圈吸盘4和外圈吸盘5,通过挤压基体3上的内圈吸盘4和外圈吸盘5,使其吸附在阴茎头6上;该方法依据冠状吸盘挤压产生负压吸附的原理,在阴茎勃起时,要求精液通道口2正对阴茎口,用手把吸附阴茎避孕套正中挤压在勃起的阴茎头6上,达到吸附阴茎头6的作用,房事时阴茎头6与吸附阴茎的避孕套成为一个往复运动的整体,阴茎头6射出的精子通过精液通道口2进入到储精囊1内,达到避孕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泉生,未经卢泉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3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阴栓
- 下一篇:汽车后三角窗亮条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