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黄变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4270.5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麦国耀;麦理恒;周巧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番禺区协运来化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256 | 分类号: | D06M13/256;D06M13/368;D06M13/148;D06M13/224;D06M15/53;D06M13/165;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434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黄变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黄变剂的配方,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包括尼龙、尼龙弹性等纤维)抗黄变剂的配方。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白色纺织品和染色纺织品等纤维织物可以加工成各种服装,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对于已经行高温处理,如热定型,高温压膜等的白色和浅色纤维织物若不进行抗黄变整理,其在长时间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产生黄变,不但外观受损,使用寿命也大打折扣。
纤维因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疲劳性和回弹性,广泛应用于丝袜、弹力针织外衣、薄型无缝内衣、高档泳衣、运动服和西服内衬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纤维高温处理时,末端氨基极易氧化而产生泛黄现象,影响面料的最终性能。因此,对于需进行高温处理(如热定型)的白色和浅色纤维织物,应进行抗黄变处理。
现有的抗黄变剂配方原料成本较高,大部分厂家使用的都是进口产品,而国内产品很难达到进口产品效果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方原料成本较低,且抗黄变性能较好的抗黄变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抗黄变及的制作方法。
一种抗黄变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乳化剂 10.0-20.0
磺酸 20.0-50.0
醇类 10.0-40.0
余量 40.0-10.0
其中,所述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吐温、司盘、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醇类为乙醇胺、乙二醇、丙二醇及丙二醇衍生物,乙醇胺的衍生物。
本发明可应用于纤维、尼龙、尼龙弹性纤维的抗黄变处理。
本发明配方成本较低,比起进口成品,可降低10-15%的成本,抗黄变效果较好。本产品不含甲醛、不含重金属离子、无过敏、无致畸、无致突变、无致癌作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符合欧盟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要求,和REACH标准要求,保持织物的白度和鲜艳度、效果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所述的抗黄变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单硬脂酸甘油酯 10.0;
磺酸 30.0;
乙醇胺 20.0;
余量 40.0;
其中,所述余量为水,直接将上述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抗黄变剂成品。
实施例二
本发明所述的抗黄变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单硬脂酸甘油酯 15.0;
磺酸 40.0;
乙醇胺 25.0;
余量 20;
其中,所述余量为水,直接将上述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抗黄变剂成品。
实施例三
本发明所述的抗黄变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单硬脂酸甘油酯 18.0;
磺酸 42.0;
乙醇胺 20.0;
余量 10.0;
其中,所述余量为水,直接将上述组分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抗黄变剂成品。
实施例四
本发明所述的抗黄变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单硬脂酸甘油酯 20.0;
磺酸 45.0;
乙醇胺 25.0;
余量 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番禺区协运来化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番禺区协运来化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42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文站缆道式流速自动测量装置
- 下一篇:电容器分组配平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