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的白色水性油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44623.1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莉 |
主分类号: | C09D11/10 | 分类号: | C09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丝网 印刷 白色 水性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生产中的油墨,更具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的白色水性油墨,属于丝网印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它与平印、凸印、凹印一起被称为四大印刷方法。孔版印刷包括誊写版、镂孔花版、喷花和丝网印刷等。孔版印刷的原理是:印版(纸膜版或其它版的版基上制作出可通过油墨的孔眼)在印刷时,通过一定的压力使油墨通过孔版的孔眼转移到承印物(纸张、陶瓷等)上,形成图象或文字。
丝网印刷最早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在中国古代的秦汉时期就出现了夹颉印花方法。到东汉时期夹颉蜡染方法已经普遍流行,而且印制产品的水平也有提高。至隋代大业年间,人们开始用绷有绢网的框子进行印花,使夹颉印花工艺发展为丝网印花。据史书记载,唐朝时宫廷里穿着的精美服饰就有用这种方法印制的。到了宋代丝网印刷又有了发展,并改进了原来使用的油性涂料,开始在染料里加入淀粉类的胶粉,使其成为浆料进行丝网印刷,使丝网印刷产品的色彩更加绚丽。
丝网印刷术是中国的一大发明。美国《丝网印刷》杂志对中国丝网印刷技术有过这样的评述:“有证据证明中国人在两千年以前就使用马鬃和模板。明朝初期的服装证明了他们的竞争精神和加工技术。”丝网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世界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丝网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现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水性油墨简称为水墨,柔性版水性墨也称液体油墨,它主要由水溶性树脂、有机颜料、溶剂及相关助剂经复合研磨加工而成。水性油墨特别适用于烟、酒、食品、饮料、药品、儿童玩具等卫生条件要求严格的包装印刷产品。水性油墨是由连结料、颜料、助剂等物质组成的均匀浆状物质。连结料提供油墨必要的转移性能,颜料赋予油墨以色彩。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10.5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676556,名称为“丝网印刷水性油墨”的发明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水性油墨及其制造方法。水墨系由高性能水性聚氨酯、颜料、助剂组成,经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油墨配制二步骤而完成。首先通过选择适当的组分、组分配比、优化合成条件合成出高性能的水性聚氨酯。然后以70-87wt%水性聚氨酯、12-18wt%颜料、0-0.8wt%分散剂、0-0.5wt%消泡、0.1-1wt%增稠剂、0-6wt%调解剂经充分混合制备出水墨。本发明的水性油墨附着力强、粘接力度高,颜色鲜艳,印刷适性优良,适合于PVC基材的表面印刷及粘接,可用于磁卡、银行卡、信用卡等卡类的制作。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水性油墨配方不适于制备白色水性油墨,会造成白色色料光泽度降低,不利于印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水性油墨配方不适于制备白色水性油墨,会造成白色色料光泽度降低,不利于印刷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的白色水性油墨,其白色纯正,且色料光泽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的白色水性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
钛白粉 18-32份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5-11份
丙烯酸树脂 4-10份
氢氧化钾 2-12份
硫酸氢钠 3-12份
分散剂 2-9份
防腐剂 3-9份
去离子水 55-78份。
在上述基本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优选的,一种用于丝网印刷的白色水性油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
钛白粉 19-21份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8-10份
丙烯酸树脂 6-8份
氢氧化钾 6-10份
硫酸氢钠 5-10份
分散剂 5-7份
防腐剂 5-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莉,未经李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4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书写流畅的圆珠笔用油墨
- 下一篇:纺织物印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