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轴刚度可调的扭转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4685.2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3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杰;王江涛;杨阳;刘飞;胡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刚度 可调 扭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轴刚度可调的扭转梁。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扭转梁后轴刚度调校时缺乏快速简易的方法改变扭转梁刚度,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扭转梁刚度调校时,通过主观评价来判断扭转梁的刚度,然后通过试制来完成新扭转梁后轴的制作,换件,装车。再次进行扭转梁刚度的调校,如此反复进行。这种做法由于扭转梁制作周期长,势必导致整个调校的周期加长。
在进行扭转梁刚度调校之前,有时通过一次制作多个不同刚度的扭转梁,调校时进行样件更换。这种做法由于样件较多,费用较高,同时更换样件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后轴刚度可调的扭转梁,以缩短调校所用的扭转梁备件的制造周期,节约制造费用,减少调校过程更换扭转梁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后轴刚度可调的扭转梁,包括对称布置在车辆左右两侧并且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左、右纵臂,以及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两端与左右纵臂连接的扭转梁梁体,关键在于所述左、右纵臂内侧相对设置有左、右固定杆,所述左、右固定杆之间设置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两端可拆卸地与左、右固定杆的安装面刚性连接。
本发明的扭转梁,将后轴增加可替换的稳定杆,这样只需要更换不同的稳定杆就可以改变扭转梁的刚度,缩短了调校所用的扭转梁后轴备件的制造周期,节约制造费用,减少调校过程更换扭转梁后轴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稳定杆的两端与左、右固定杆的安装面通过法兰刚性连接。通过法兰连接可以使左、右固定杆和稳定杆之间更好的传递各方向的受力。此外,稳定杆的两端也可以是通过螺套等于左、右固定杆的悬置端连接,但是拆卸安装都不够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固定杆的安装面靠近所述左、右纵臂处,这样可以使替换后的扭转梁更符合设计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稳定杆设置在所述扭转梁梁体的槽内。
具体的,所述左、右纵臂均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冲孔,所述左、右固定杆分别穿过所述冲孔与所述左、右纵臂焊接固定,这样的结构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扭转梁梁体长度方向的刚性,有效的承受车辆转弯时的横向力,提高稳定性。
所述扭转梁梁体与所述左、右纵臂连接处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与所述左、右纵臂的连接部后侧设有减震器安装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扭转梁后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扭转梁后轴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扭转梁后轴局部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本发明的后轴刚度可调的扭转梁,包括对称布置在车辆左右两侧并且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左纵臂11、右纵臂12,以及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两端与左纵臂11和右纵臂12连接的扭转梁梁体2,左纵臂11和右纵臂12内侧相对设置有左固定杆31、右固定杆32,左固定杆31、右固定杆32之间设置有稳定杆4,稳定杆4的两端可拆卸地与左固定杆31、右固定杆32的安装面刚性连接。
本发明的扭转梁,将后轴增加可替换的稳定杆4,这样只需要更换不同的稳定杆4就可以改变扭转梁的刚度,缩短了调校所用的扭转梁后轴备件的制造周期,节约制造费用,减少调校过程更换扭转梁后轴的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稳定杆4的两端与左固定杆31、右固定杆32的安装面通过法兰刚性连接。通过法兰连接可以使左固定杆31、右固定杆32和稳定杆4之间更好的传递各方向的受力。此外,稳定杆4的两端也可以是通过螺套等于左固定杆31、右固定杆32的安装面连接,但是拆卸安装都不够方便。法兰面通过六角螺栓51和内六角螺母52等固定。
左固定杆31、右固定杆32贴近扭转梁梁体2设置,这样就可以使替换后的扭转梁的刚性更符合设计要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稳定杆4设置在扭转梁梁体2的槽内。如图3,左纵臂11、右纵臂12均设有沿车辆宽度方向的冲孔,左固定杆31、右固定杆32分别穿过左纵臂11的冲孔以及右纵臂12的冲孔与左纵臂11、右纵臂12焊接固定,这样的结构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扭转梁梁体2长度方向的刚性,有效的承受车辆转弯时的横向力,提高稳定性。如图2,进一步的,扭转梁梁体2与左纵臂11、右纵臂12连接处设有弹簧座61和62。弹簧座61和弹簧座62与左纵臂11、右纵臂12的连接部后侧分别设有减震器安装座71和减震器安装座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4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