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44725.3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6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章红平;严昆仑;张提升;徐良春;班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H04W64/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因特网 电台 协同 信息 传输 增强 定位 系统 | ||
1.一种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站接收机子系统(1)、控制中心子系统(2)、数据传输子系统(3)和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
所述的基准站接收机子系统(1)和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相连,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和所述的数据传输子系统(3)相连,所述的数据传输子系统(3)和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相连;
所述的基准站接收机子系统(1)通过专网与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通过因特网与所述的数据传输子系统(3)之间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的数据传输子系统(3)通过无线链路与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的各子系统之间采用双向通信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子系统(3)包括因特网模块(31)、网络端口模块(32)、网络与电台接口模块(33)和转发电台(34);所述的网络端口模块(32)一端通过所述的因特网模块(31)与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网络与电台接口模块(33)相连,所述的转发电台(34)一端与所述的网络与电台接口模块(33)相连,另一端通过无线链路与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与电台接口模块(33)能对RS232/RS485/RS422串口接口数据和TCP/IP协议数据进行相互转换,具备RS232/RS485/RS422串口接口与RJ45网络接口的相互转换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发电台(34)为具备RS232/RS485/RS422接口的UHF/VHF数字电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传输子系统(3)链路的拓扑结构为两级星形级联结构;在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可承载的负荷范围内时,任意一个所述的转发电台(34)都可以通过所述的网络与电台接口模块(33)连接到所述的网络端口(32),构成第一级星形链路,所述的转发电台(34)通过所述的网络端口(32)的IP地址进行区分;在一个所述的转发电台(34)的无线电信号覆盖范围内,可以同时与多个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进行数据接收,构成第二级星形链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包括流动站电台(41)和流动站接收机(42),所述的流动站电台(41)一端通过无线链路与所述的数据传输子系统(3)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42)连接,通过RS232与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42)进行数据交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站电台(41)为具备RS232接口的UHF/VHF数字电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通信方式的数据传输包括增强信息请求和增强信息应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信息请求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将所述的增强信息请求通过无线电对外进行广播;
步骤1.2: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系(3)通过无线电接收增强信息请求后将增强信息请求发往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
所述的增强信息应答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通过因特网将所述的增强信息发往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系(3);
步骤2.2: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系(3)利用无线电将所述的增强信息对外广播,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通过无线电信号接收到所述的增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因特网与电台协同信息传输的增强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在向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发送所述的增强信息请求时,该请求的第一个字节为所述的流动站接收机子系统(4)中流动站接收机ID号,该ID号在同一个转发电台覆盖区域内唯一,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接收到该请求后返回的增强信息的第一个字节也为该ID号,所述的数据传输子系统(3)收到所述的控制中心子系统(2)返回的增强信息后对其进行广播播发,转发电台覆盖区域内的所有流动站接收机都接收该广播信号,通过识别所述的ID号判断是否接收返回的增强信息,若所述的ID号和自身ID号相同则接收,否则丢弃该次增强信息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447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